来自重庆綦江贫困山村的罗玉凤可能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虎年春节即将到来的时候,她会因为在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一次出镜而声名远播。但令人可悲的是,她远播的声名是与讥讽、嘲弄、挖苦相伴随的,“2010平民第一雷”的雅号一定让罗玉凤始料未及。从罗玉凤在上海陆家嘴街头征婚开始,罗玉凤就成了网络和媒体取笑的对象,而不自知的罗玉凤却始终与网络和媒体“密切配合”,不断为自己的“人间喜剧”添油加醋,一个被嘲弄者在许多时候俨然已经加入了嘲弄者的行列。
绝大多数看过罗玉凤相关采访和媒体资料的人,都会觉得罗玉凤是个自我认知度比较差的女孩子,不知道天高地厚,甚至有点儿不知羞耻。但我们如果换个角度,从罗玉凤成长环境和成长经历的角度来看罗玉凤,或许我们眼前的罗玉凤并不那么讨厌,因为我们会从中发现罗玉凤其实是一个很可悲的角色,她身上的无知正是千千万万中国西部贫困地区青年男女的缩影。
“我九岁博览群书,二十岁达到顶峰。我现在都是看社会人文类的书,例如《知音》《故事会》……”这些让众多中国网民笑喷的痴话,在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可能正是一个有为青年的标志性符号。试想,在一个连《新华词典》都找不到的偏远山村里,能够读到《知音》和《故事会》的人,是不是比开着宝马的人看着骑自行车的人的眼神还要自满?
我们几乎可以肯定,罗玉凤一定是她那个山村里最为出类拔萃的人物,她“博览群书”的豪言也绝不是戏语,因为她在九岁以前能够读到的书注定少得可怜,她的“博”和“群”的背后的数字在我们看来近乎可笑,却是她足以傲视周围同龄人的足够资本——因为中国的西部不仅经济欠发达,而且文化也是那样的贫困。
看看罗玉凤童年生活过的西部,再看看罗玉凤那张“无知”的脸,我们还能笑得出来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