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记忆和感悟
我是一个怕热的人,但我并不怕冷。因此,我喜欢冬天而不喜欢夏天。从南方来到北方,我很快就适应了北方的气候,偶尔回到南方老家度假,反而不适应了。我抱怨南方的冬天没有暖气,还老是下雨;我抱怨南方的夏天酷暑难当,蚊虫太多。
夏天是热烈的季节,百花盛开,草木繁茂,蝉鸣蝶舞,姑娘们裙裾飞扬,小伙子光着膀子喝啤酒。夏天在诗人笔下是美好的季节,浪漫而多情。但我在成年以后,就与浪漫渐行渐远了,我学会了现实地面对生活,包括看待四季的轮回。
有一天,我认识了一个词,叫作“苦夏”,然后恍然大悟,原来“苦”就是夏天的味道。夏日炎炎,骄阳似火,稍一活动就汗流浃背,食欲不振,身体疲倦,蚊虫骚扰,长夜难眠。且不说天天都要洗澡洗衣服,也是十足的烦心事。夏天,不苦才怪呢。于是,每当进入夏天以后,我就翘首期盼那一缕秋风的降临,帮我吹走夏日的炎酷与苦恼。
不过,我在炎热的南方度过了我的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记忆中的夏天却并没有苦涩的味道,反而满是甜蜜的回忆。暑假,是一个漫长的假期,不用上学了,就和小伙伴们疯玩,村前流过的小河是我们最喜欢去的地方。脱得光溜溜的,扑进清凉的河水中,一个猛子扎下去,还可以摸起河底的螃蟹来。我就是在七岁左右学会了游泳,当然,用的是“狗爬式”。夏天,乡邻们房前屋后的桃子、李子熟了,菜地里的黄瓜、香瓜也熟了,我们小孩子的胃口也被吊起来了。嘴馋难忍之时,不知道是谁的提议,我们从河里爬上来,就偷偷地在村里寻找美食去了。孔乙己还说“窃书不能算偷”,小孩子摸个三瓜两枣,自然也不能算贼。入夜,星光满天,流莺飞舞,我们聚在大樟树下摇着蒲扇乘凉,听村里的老学究讲草船借箭、薛刚反唐,直到家里的大人来喊回去睡觉,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及至年岁渐长,上中学了,就不能老是贪玩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夏天有夏天的农事,小孩子也需要随季节转换帮大人干一些农活。夏天,我们去山上砍柴,去河边割草,去田里跟在打谷机后面拾稻穗,但是不觉得累,是寓玩乐于劳动之中。等到十四五岁,我成了半大小子,就完全参与了夏天最重要的农事——“双抢”,收割稻子随即插下新苗。虽然又热又累,但我从此懂得了盘中之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直到今天都不肯随意倒掉剩饭剩菜。
离开农村也久矣,不干农活也久矣,享受电扇空调对抗炎夏的日子也久矣,然而,身体功能退化亦大矣。如果今日再回农村老家参加“双抢”,我是完全不能胜任了。我不喜欢夏天,但夏天总会如期而至,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酷暑还有由南渐北之势,丝毫不由人的好恶而改变。科技日益发达,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也越来越会享受,但真的是人定胜天吗?我深表怀疑。只有顺应自然,才是人的生存之道。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给了我们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如果总是温暖如春,人生就失去了许多的意义。苦夏过去,就是秋凉,一如人生的逆境与顺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