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寒的真话与文学大师的文采

(2008-06-22 18:07:57)
标签:

文学大师

韩寒

陈丹青

文采

文笔

夕露沾我衣

杂谈

分类: 文学杂谈

 

韩寒的真话与文学大师的文采

 

    最近韩寒和陈丹青在湖南卫视讲了一些对巴金、茅盾、冰心等公认的文学大师不敬的话,结果招来口诛笔伐,网友们有支持韩寒的,也有骂他跳梁小丑的,网上沸沸扬扬,甚是热闹。我先在凤凰网看了事件的报道,觉得韩、陈二人确实有些过分了,后来又在韩寒博客看了他的回应文章《大师们,我等无条件臣服于您》,得出的结论是:韩寒是一个敢讲真话的人,姑且不论他的话对还是错,媒体记者添油加醋,唯恐天下不乱,不明真相的网友跟着瞎起哄。

 

    媒体记者说:韩寒侮辱文学大师,妄称巴金、老舍、茅盾等人作品毫无文采,中小学生背诵他们的文章只会误人子弟,越来越不会写作文。韩寒还认为当代作家余华、苏童的文笔也很差。韩寒回应说:他在电视台做节目时说老舍文笔差是口误,根本就没有提到余华和苏童二人。他不觉得说茅盾、冰心、巴金文笔不好是对他们出言不逊,“只要不是人身攻击,你再大的师,无论是人民封的大师或者政党封的大师,都是可以自由评说的”。大多数网友都没有认真读过这些大师们的代表作,就在那里表示“支持”或者“反对”,当然只能算是瞎起哄。这就是我对“韩寒侮辱文学大师”一事的真相的了解。

 

    这里有两个概念需要区分一下,“文采”是指文艺方面的才华,“文笔”是指文章用词造句的风格和技巧,即便是作家韩寒也把这两个相似而并不相同的概念混淆了。能成为公认的文学大师而没有文采是难以想象的,至于文笔则某些大师确实不怎么样。从我个人的阅读经历来看,茅盾的文笔委实不敢恭维,短篇《林家铺子》勉强看完了,长篇《子夜》实在读不下去;巴金是我尊敬的大师,但他真的不是以文笔见长的大师,朴素的文字里渗透着作家的真情和对社会人生的洞悉,他的散文《怀念萧珊》我是含着热泪读完的,他的长篇小说《家》让我理解了“五四”时期一代青年的迷茫与追求;至于冰心的《寄小读者》倒是看过,但那时我已经不是“小读者”了,没留下什么印象,总之她的文章没有打动过我。

 

    然而,决定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价值大小的,主要还是看作品的思想内容,文笔只要通畅就算过关了,顶多影响部分读者的阅读兴趣而已,不能因为某些大师的文笔差一些就否认其大师地位了。反过来也一样,文笔一流,辞采华丽的作家不见得就是大师,中学时期我喜欢读一些杂志上华而不实的文章,当时觉得很过瘾,到现在已经全然没有印象了。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喜好,大师的作品不是人人爱读,但能成为大师总有其过人之处。

 

    由此看来,韩寒说巴金、茅盾、冰心这三位文学大师的文笔很一般,只是表达他个人看法,讲了几句真话而已,大可不必提到“侮辱文学大师”的高度。可恶的是一帮无聊的媒体记者和无知的网络闲人捕风捉影,肆意炒作,混淆视听,于是乎,天下本无事,也非得整出个事情来热闹一番不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