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起当年吹笛子

(2006-12-18 19:32:06)
标签:

笛子

妈妈的吻

笛孔

课桌

乐器

分类: 心灵驿站

想起当年吹笛子

 

我至今不会演奏任何一种乐器,也唱不好任何一支歌。就连当新兵时唱过无数遍的《学习雷锋好榜样》,我也只能混在队列里滥竽充数,让我单独出来唱是肯定要跑调的。但这些并不影响我对于音乐的浓烈爱好。我能识别多种西洋乐器和民乐器,能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和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对流行歌手的名字和代表作更是耳熟能详,如数家珍,还常常要对各种音乐晚会评头品足,说三道四。

 

我现在承认自己缺少音乐天赋,五音不全纯属天生,声带的结构有点问题,后天努力无法弥补。但在十几岁的时候,我还不知天高地厚,我以为什么东西只要努力就能学好的,当年我还拜师学艺吹过笛子呢,只是后来并没有学成。

 

上高中的时候,班里有个外号叫“老八”的男生能用竹笛吹出好多动听的歌儿,什么《十五的月亮》,什么《故乡的云》。每到课间休息时,只要“老八”拿出那支心爱的笛子,总能吸引女生们倾慕的目光,让坐在一旁的我对“老八”又是钦佩又是妒忌。于是我就缠着“老八”,求他教我吹笛子。“老八”开始不大乐意,后来不知是被我的真诚所感动还是拗不过我的胡搅蛮缠,总算答应收下我这个弟子。

 

“老八”手把手地教我指法,让我从“多来米”开始练习。两天下来,我就能使1 2 3 4 5 6 7 几个音符象模象样地从笛孔里钻出来了。我为自己的进步鼓舞,对学会笛子充满信心,更加努力地练习,吹得嘴巴上都起了血泡,手指也僵硬得不听使唤。

 

“老八”对我加大了练习的力度,让我吹《妈妈的吻》,这是我平生演奏过的唯一一支也是最后一支曲子。我发现自己记不住曲谱,一串串看似毫无规律,随意组合的阿拉伯数字总是跟我作对,要记住它们比背古文难多了。我也把握不住节奏,无法区分二分之一拍和四分之一拍。我吹出来的《妈妈的吻》有多难听,坐在前排的一位女生给出了十分中肯的评价,她用的是刚从课文里学来的一句《琵琶行》里诗:“呕哑嘲哳难为听”。我没有和她理论,只在心里嘀咕:“人家才学几天嘛,就想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要求也太苛刻了吧。”我并不泄气,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棍磨成针”,小小一根笛子还摆不平?

 

一日课间,我低头看着摆在课桌下的简谱,沉浸在忘情的吹奏之中。忽然听得一声低喝:“把笛子给我!”慌忙抬头,我脸上自我陶醉的笑容顿时凝固了,站在我面前的是神情严肃的校长。校长的一只手已经伸过来了,我在稍作犹豫之后,还是乖乖地把笛子交给了他。校长用笛子在我脑壳上不轻不重地敲了一下,扔过来硬梆梆的八个字:“制造噪音,下不为例”,然后转身,扬长而去。在全班同学或幸灾乐祸或惋惜同情的目光聚焦下,我用拳头在课桌上重重地一击,为自己短暂的学艺生涯划上了一个沉重的句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