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议 得 失
(2009-07-06 11:06:14)
议 得 失
文/赵国布衣
佛说,得即是失,失即是得。得失或可通过权衡利弊、主观取舍达到目的,或可随外在环境的改变而转换。然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彼或只知利之利,却忽略了利之害。永远没有绝对的得到与绝对的失去,世间事,莫不如此。
得失有时可主观取舍。得到的可能是金钱,失去的可能是健康;得到的可能是权位,失去的可能是自由;得到的可能是爱情,失去的可能是自我。失去的可能是金钱,得到的可能是信任;失去的可能是权位,得到的可能是民心;失去的可能是一瓢之饮,得到的可能是弱水三千。若得到不该得到的,或许就会失去不该失去的。
得失有时不可主观取舍,却可随外在环境的变化而转换。有时此间得,彼间失;有时此时得,彼时失。有时得而复失,有时失而复得。国有塞翁失马之典故,可见老祖宗便知“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的道理;外有海伦·凯勒一句名言,“当一道幸福之门关上了,另一道门会随之打开,我们常常眷恋着那道关上的门,而看不见那道已经打开的门”。
明白了得失的道理,便可坦然面对得失。易中天教授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二是踌躇满志。对于得失,看得太重了不是一件好事,那样会因为得不到或者失去而痛苦;而对于通过努力能够得到的,也应有得到的自信,并应去做相应的努力。得到时不必狂喜,失去时不必消沉。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见得彩虹。
萨特说,没有一种处境比另一种处境有更多的自由。因而,对自己的人生目标要有一个现实的定位,高瞻远瞩些,但要避免好高骛远。把握自己可以把握的东西,便不会再遗憾;对于不能把握的,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去对待。
历史尚是波浪式、螺旋式发展,更何况人的一生?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