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味在苏杭(3)——如小圆子一般的猫耳朵

(2008-12-25 00:00:00)
标签:

猫耳朵

圆子

苏杭

渔翁

擀面杖

杭州

美食

分类: 吃遍天下(各地美食探访)

寻味在苏杭(3)——如小圆子一般的猫耳朵

 

    在杭州知味观,除了最知名的小笼包外,还有一样东西是值得初来乍到的游客尝试的,那就是杭州版本的猫耳朵。

    小的时候,生长于北方的孩子,肯定经常会吃到“猫耳朵”这种小零食,它是以京津地带为代表的,一种油炸的面食,形状酷似猫的耳朵,甜而脆,很有点考验小朋友牙口的气势。杭州的猫耳朵个个精巧而白嫩,仔细看起来,也很象折耳猫耳朵的样子,却是泡在一碗鲜汤里,象极了川蜀人爱吃的糯米小圆子,而入口才知道,原来就是小粒的面疙瘩。

    有关猫耳朵由来的传说,据说还跟乾隆爷微服私访有关,突然发现,很多民间小吃都跟皇帝巡游有关,一可以看出古代的皇帝也喜欢旅游,另外一点就是,一种小吃要是想出名并流传下来,也非得攀上点皇帝亲戚不可。话说乾隆于西湖上泛舟游览,美景当前,却突然下起雨来,这一下就是几个时辰,乾隆皇帝又饥又饿,忍不住问老渔翁有否吃食。老渔翁告诉乾隆有面但没有擀面杖,做不成面条。正发愁之际,老渔翁的小孙女抱着一只小花猫走来说:“没有擀面杖,我来用手捻。”于是小姑娘动手将面捻成块,状似小花猫的耳朵,小巧可爱。她把这形状怪怪的面条下锅煮熟后再浇上鱼虾卤汁端给乾隆吃。乾隆见面条不同寻常的模样,玲珑别致,吃后更觉得回味无穷,赶忙问小姑娘这叫什么面,小姑娘回答说是猫耳朵。乾隆非常喜欢这道点心,回京后即召小姑娘为其做“猫耳朵”。自此“猫耳朵”成了一道名点。

    这样一碗鲜汤,泡着小巧可爱的面疙瘩的做法,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山西的面食来,无论是剔尖、拨鱼、河涝、擦疙蚪、揪片、刀拨面、搓鱼、推窝窝、溜鱼儿、抿面等等不同的叫法,在外行人吃来,只是形状的不同而已。恰巧山西也有“猫耳朵”,跟这杭州的猫耳朵从形状到做法都十分接近。地理位置如此遥远,文化差异又如此之大的晋地与华东,怎么会流传着如此相似的民间小吃呢?恐怕,这其中的缘由,能生发出另一段有意思的传说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