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食/厨艺 |
分类: 味蕾的狂欢(京城探店体验) |
在北京吃贵州菜,已经很少会遇到简陋粗犷的馆子了,如干锅居、如老坛、如三个贵州人,都是颇具规模且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价格也同样高贵起来,早已不同于当年那淳朴民风的贵州菜本质。
到三个贵州人吃饭,已经成了京城年轻人时尚范儿的标榜,处处为人先的一代怎么能没去过这里呢?首先故事来自于这个饭馆的创办人——三个贵州人,据说一个以前是“798”厂的画家,一位是雕刻家,还有一位是作家。他们是上世纪90年代初在圆明园第一批进驻的艺术家,虽然合伙成功地开了这个餐厅,但是他们的主业仍然是各自的艺术,白天基本都在自己的工作室,这里只是业余爱好。也因为店主的特殊身份,这里也不乏很多文艺、演艺界人士,这也成了吸引人前往的要素。
三个贵州人最早的店开在贵友大厦后面胡同里的店。那是当时的老居民区,从胡同找到那间小院,迎面就是篱笆墙、绿树、鱼池,把喧嚣隔在了门外。夏天,很多食客喜欢在院子里吃饭,那里有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从小院再往里走,有一个像猪槽一样的池子,里面养着荷花、绿叶,还有金鱼。很多人都很喜欢那家店,工作了一天,来到农家院,一下子轻松了,在这里不用注意吃相。由于人们的口碑宣传,食客越来越多。2004年,他们在建外SOHO开了第二家店。很快又开了回龙观店、中关村店、工体店……现在他们已经有了5家分店。
说起菜品,由于品尝得有限,只能待以后去漫漫挖掘了,这次只尝到了酸汤乌江鱼,体会了贵州酸汤的特殊风味。关于酸汤的传说是这样的:相传在远古的时候,苗岭山上居住着一位叫阿娜的姑娘,不仅长得貌美,能歌善舞,且能酿制美酒,该酒有幽兰之香,清如山泉。方圆几百里小伙子们都来求爱,凡来求爱者,姑娘就斟上一碗自己酿的美酒,不被中意者吃了这碗酒,只觉其味甚酸,心里透凉,但又不愿离去,当夜幕临近,芦笙悠悠,山歌阵阵,小伙子们房前屋后用山歌呼唤着姑娘来相会,姑娘就只好隔篱唱着:“酸溜溜的汤哟,酸溜溜的郎,酸溜溜的郎哟听妹来温暖;三月槟榔不结果,九月兰草无芳香,有情山泉变美酒,无情美酒变酸汤……”
贵州酸汤的种类有很多种,若以汤的质量和清澈度来分有高酸汤、上酸汤、二酸汤、清酸汤、浓酸汤等;以汤的味道来划分则有:咸酸汤、辣酸汤、麻辣酸汤、鲜酸汤、涩酸汤等;以汤的原料划也有:鸡酸汤、鱼酸汤、虾酸汤、肉酸汤、蛋酸汤、豆腐酸汤、毛辣角酸汤、菜酸汤等;如以民族划分又有苗族酸、侗族酸、水族酸、布依族酸等。其中以苗族的鱼酸汤、毛辣角酸汤、菜酸汤、辣酸汤最为常见。
传统的白酸是用清米汤在酸汤桶中慢慢发酵而成,又叫清酸,酸汤与泡菜水和卤水一样,保存得当,愈存愈香。红酸即毛辣角酸,酸味醇厚,色淡红而清香,通常是用新鲜野生毛辣角(即野生西红柿)酿制而成。红油酸又名辣酸,是以酸辣椒(糟辣椒)用油炒至见红油,再加入新鲜野生毛辣角炒香出色加汤熬制后去渣,调制而成,其味荤厚而酸辣醇厚,色鲜红。辣酱、酸辣酱酸也名小磨酸,是以鲜红辣椒、鱼、糯米用石磨磨成酱,加少量精盐和甜酒入坛发酵而成,味酸香回甜,色泽鲜红。虾酸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三都水族自治县等地居多,是用小虾、大米沤烂后加精盐、白酒、甜酒糟、煳辣椒面入坛发酵而成,味酸香醇厚,糟香味浓,食用时可用油炒或加汤调制。
传统的白酸是用清米汤在酸汤桶中慢慢发酵而成,又叫清酸,酸汤与泡菜水和卤水一样,保存得当,愈存愈香。红酸即毛辣角酸,酸味醇厚,色淡红而清香,通常是用新鲜野生毛辣角(即野生西红柿)酿制而成。红油酸又名辣酸,是以酸辣椒(糟辣椒)用油炒至见红油,再加入新鲜野生毛辣角炒香出色加汤熬制后去渣,调制而成,其味荤厚而酸辣醇厚,色鲜红。辣酱、酸辣酱酸也名小磨酸,是以鲜红辣椒、鱼、糯米用石磨磨成酱,加少量精盐和甜酒入坛发酵而成,味酸香回甜,色泽鲜红。虾酸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三都水族自治县等地居多,是用小虾、大米沤烂后加精盐、白酒、甜酒糟、煳辣椒面入坛发酵而成,味酸香醇厚,糟香味浓,食用时可用油炒或加汤调制。
特色:贵州菜
人均消费:100元
地址: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建外SOHO0717号商铺
电话:010-58690598
后一篇:认识你已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