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导学案
(2018-10-11 00:25:14)
标签:
教改 |
分类: 工作 |
学习目标:
1.经历从现实背景中抽象出乘法分配律的过程。(通过计算、观察、举例、验证、概括、说理等活动,积累
2.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字母表达式。
3.能应用乘法分配律将有关算式转化为另一算式。(体会乘法分配律的现实背景,初步感受转化、归纳等数学思想。)
学习重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归纳出定律
学习难点:抓住等号左右两边算式的特征和联系,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引思入题】
同学们,有这么两道计算题。让你选出一题快速口算出它的结果,你选哪一题?
【自主学习,激思质疑】
一、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出示自主学习提纲:(师:为了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带着以下几个问题自主阅读课本第62面)。
1、默读P62页例题,根据图中的信息,要求出两个年级一共要领多少根跳绳?怎样列式计算?并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2、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这两个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吗?
(6+4)×24=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观察: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
4、象这样的等式你还能写出几个?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5、根据字母表达式,说说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三、预设:
1、问题1、2、4在自主学习中基本能解决。
2、问题1中的第二问在小组交流中解决。
3、问题3经历部分小组交流和集中交流两个环节才能解决。
4、问题5在教师讲解和引导中解决。
【合作交流,集思释疑】
预设:在集中交流中当学生抓不住联系时,教师用问题进行引导和点拨:①等号两边的算式,在数字上进行观察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B、计算结果相同
不同点:A、运算顺序不同,先算…,再算…
B、算式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②说说右边算式6×5、4×5这两个积怎样从左边算式得到的?)(再次由学生讨论交流)交流时答案预设:
右边算式中两个积分别由左边算式括号里边的数与括号外边的数相乘得到的。
再通过在算式上进行勾画找出其联系。
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我们从实际问题中得到一个等式,发现了等号两边算式的联系,再通过用举例的办法进行验证。得到了一个重要的规律,这就是乘法的分配律。
(5)自主学习中的第5个问题,由教师讲解,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去乘第三个数,再把它们的积相加。
【梳理检测,拓思提升】
1、(42+35)×2=42×——+35×——
2、27×12+43×12=(27+____)×____
横着看,在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后面画“√”
74×(20+1)
40×50+50×90
(1) 27×12+43×12=(27+____)×____,让学生讨论:等号左边的算式有什么特点?(一是两个积相加,二是两个积里都有一个因数相同12。)具备这样特点的算式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转化为另一种算式。(有利于知识点拨到位)
(2)74×(20+1)=74×2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