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培训的未来趋势:碎片化、移动化、游戏化和社区化

(2013-03-23 20:57:25)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培训

上一篇谈到培训未来的出路,从保健品到食品、药品和毒品,发出去后收到了很多同仁的反馈,有人说看完很有感触,也有人说太没谱了。把培训做成一个好的保健品就不容易了,要成为食品和药品,的确很难,更不要说让人上瘾的毒品了。


随着中国企业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型,“人”成了决定公司成败的关键,而人力资源成本的不断上升,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也变得愈发强烈。环境在变化、技术在变革, 关键看趋势! 我相信培训可以脱离保健品宿命,成为必须品, 培训从业人员在未来十年将成为香馍馍。

培训的未来趋势:碎片化、移动化、游戏化和社区化


说起培训的发展方向有很多,比如体系化、专业化、混合式等等,我本人比较看好的未来趋势有四化:碎片化、移动化、游戏化和社区化。


这些概念也不是什么新鲜词了,三年前我刚开始做培训时,有幸结识了凯洛格公司的三位创始人,他们合写的那本《从培训到学习》是我的培训启蒙书。记得当时和王玥总第一次见面他就提到碎片化、游戏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


概念总是抽象的,这“四化”中的每一化都可以进行深入的研究,足以写成几篇教育科学的论文,今天大致谈谈自己对这四化的个人理解,考虑到手机端的阅读,每个段落的文字尽可能少。


如果你在百度里输入“碎片化学习”,回车后得到的第一条信息将是百度百科的相关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5078479.htm),里面有碎片化学习的定义、特点和应用案例,有兴趣可以看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碎片化的学习。


如果论学习效果,不能说碎片化就比体系化强,只是从成年人的角度来说,离开校园之后,在忙碌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和精力进行体系化的学习往往有心无力,是一件奢侈品。而利用碎片时间,比如地铁上、机场里、开无聊会议时学点东西,还算比较有可能性。


关于碎片化和体系化,两年前我在微博上组织过一些讨论,下次把观点再整理出来晾晾。从知识供给的角度来说,碎片化的学习内容需要建立在体系化的思维框架下,这往往比系统的知识输出还需要技巧。碎片化也不能完全替代体系化,但我觉得这是一个趋势。


移动化学习,这是过去一年越来越清晰的趋势,一个重要原因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高速带宽的普及速度超过我们的预想,一个移动互联时代已经提前到来,而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无疑成为讨论的焦点,成为各培训类媒体和论坛和热门话题。

培训的未来趋势:碎片化、移动化、游戏化和社区化

对于移动化,现在还是概念叫得响,产品真正效果的实践还是太少。很多年前互联网兴起时,有人说“在线教育”会革了“传统教育”的命,这些年过去了好像也不见得。如果仅仅把电脑上的学习内容搬到手机里,用移动APP替掉浏览器,也还很难成为一场新的革命。关于这方面的想法,我另文再说。


游戏化也是一个热门话题,最新的一期《中欧商业评论》,封面专题就是关于游戏化管理,他们的编辑总监前几天来采访,我从游戏化培训的角度谈了一些粗浅的想法,更多的是在不断实践。昨天开始的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班-启航十期,我们从整个项目上就引入了游戏化的竞争机制,里面还有好几个管理类游戏,比如“加勒比海盗”、”七巧板“等。

培训的未来趋势:碎片化、移动化、游戏化和社区化


最后一个是”社区化“,重点是基于WEB2.0技术,以社交网络为载体的社会化学习。最近在看湛庐文化出的一本《大连接》的书,分析了社会网络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对人类现实行为的影响。我相信,对学习模式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我们银联培训中心是比较早开始在培训全过程中应用微博、工学坊等内外部社交网络平台,在很多圈内人眼中属于比较“二”(2.0)的一个团队。最近我们更多的精力是探索微信在学习中的应用,在最近的几个培训项目上有好几个尝试,非常有趣。微信作为一个革命性的产品,一定会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碎片化是关于内容,移动化是关于渠道,游戏化是关于体验,社区化是关于关系。这四个概念之间的任意两两或三三互联,都可能创造出一些学习领域的应用,我在构思此文的时候画了一张结构草图,想了一些案例,下次一点点再聊吧。

培训的未来趋势:碎片化、移动化、游戏化和社区化

(为本文配图的是图像思维培训师毛玉娴,自称泡泡老师,谢谢她!)



=====@付伟的轻描淡写=====

付伟,银联培训中心主任,爱学习、爱分享、爱生活,希望成为一个“数字时代的学习推动者”,业余时间通过这个@付伟的轻描淡写 新浪微博,以及公众微信 fuweiqmdx 微信公众号分享些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爱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