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2012-10-14 12:44:22)
标签:

柬埔寨

吴哥窟

旅游

对昨天的那位嘟嘟车司机感觉不错,于是今天又跟他约好再定一天的包车,价格谈下来是20美金。一大清早我们从酒店出来,他已经等在那门口好久了,还专门把坐垫换了新的,真是贴心。


今天我们准备来个“贪心一日游”!用一天的时间扫遍吴哥大圈的全部景点,同时还想去外圈的女王宫。 司机排好了一个线路,我们用简单的英语加上IPAD上@穷游网 的功略地图,再配上用手比划,最后终于搞定。 本来我们还想中午回酒店休息一下,可司机坚持说时间太紧,不太可能,于是放弃。回过头再来看,这个安排还是很完美的。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嘟嘟车载着我们俩行驶在清晨的吴哥,有点凉飕飕的,体感很舒适,感觉上应该是一个好天气。


第一站是皇家浴场,这里水面很开阔,是除了吴哥窟之外另一个绝佳的看日出之地。水池边的雕塑都在维修,没有什么可看的。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有一个非常乖巧的小女孩,一路跟着我们,用英文问我们从哪里来的,还硬送给我们一个自制的花手镯,给她糖果也不要,最后才提出要求,让我们在她店里买一罐可乐,虽然我们并不渴,但是这样的要求的确没法拒绝,于是买了一罐送给司机,把他高兴坏了,咧着嘴开心的笑着。两块美金换来了两个人的开心,还是值得的。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皇家浴池的对面是一个叫“斑黛喀蒂”的寺庙(BANTEAY KDEI),入口看上去比较平民化,整个寺庙建在平地之上,层层递进,一步一景,很有特色。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在吴哥窟的寺庙里经常看到一些正在画画的小伙子,他们埋头很认真的在画着,引得游人纷纷停下来驻足观看,这几乎成了景区的一道风景线。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再往前走几公里就是比粒寺,又名变身塔,据说是当时国王火化的地方。死亡是生命历程中最令人畏惧也刻意回避的话题,而所有宗教都是为了解释和解决这个问题。吴哥受印度教思想的影响深远,认为死后应该让肉体归于虚无,让灵魂得到升华,为轮回做好准备。今年春节在尼泊尔的烧尸庙,就感觉到过这种宗教的神圣。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接下来就是我们今天上午的一个重头戏, 女王宫。由于离城区还有将近三十公里,嘟嘟车开了将近四五十分钟,正好在路上休息会儿。到女王宫时是上午十一点多,网上攻略里提到要看女王宫红色石墙的最好时间早已经过去,而且天色变得很阴沉,从远处看过去一片深深的锈红色建筑,面积不大,和吴哥窟更是没法比,既然名气这么大,估计应该自有道理。


景区里人不少,绕了一圈只用了十几分钟就结束了,虽然感觉墙上的壁画比较精美,但还是略略有些失望。从后门出来是一片水池,拍了一张水中的倒影图。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不太甘心就这么离开,于是重新回到寺庙里再细细看一遍,正好遇到一个台湾团有中文导游,跟着走了一段,才听到这里面有好多的细节和故事,比如这个石门边上的仙女,仪态端庄,身材比例完美,被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这个尖嘴的石雕,相当于高棉传说里的孙悟空。


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门廊上边雕塑的那些造型繁杂的图案,原来述说着一个个如此精彩的神话故事。

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正在这时,一束阳光从厚厚的云层里钻了出来,那些雕刻仿佛一下子活了过来,层次变得生动起来,色彩也更加丰富,这才体现了女王宫的那种瑰丽之美。怪不得功略里都说这个景点最好是早上或是傍晚来,因为没有阳光的渲染,就逊色了很多。

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出来时三个小孩子远远得和我们打招呼,不知道是在叫着什么,于是拿出几粒糖果冲他们扬了一下,其中的一个小女孩跑过来,拿到糖果后开心的非要给我们摆这个“二”的手势,这已经成了吴哥小孩的标准动作。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已经中午,在景区里找了一个餐厅简单吃了一碗方便面,继续出发回来吴哥大圈,走下半程。


下午第一站是东梅寺,和前面的比粒寺面积、风格都差不多。我按着刚才在女王宫里买的一本英文版吴哥介绍,找到了这个景点最有代表性的两处雕塑,分别是位于四个角上的浑圆大象和曲线优雅的石狮。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第二站的塔颂将军庙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塔布伦寺,在寺庙的尽头有一个石门也是被大树紧紧环绕,感觉上树和门已经融为了一体。

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寺庙的偏僻处,两个小女孩趴在地上用石头艰难的在砸着什么,过去问问原来她们是在收集树上落下来的杏仁。看起来这个活不好干,费了半天力气才弄出来几颗,可是她们还是非常大方的送了一些炒熟的杏仁给我们吃。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沿着环线继续往前走,隔个几公里就是一座寺庙,前几座有点差不多,正有点审美疲劳,而接下来的却都很特别。“盘龙寺”很少,稍不注意就会错过入口,经过一段很长的水上走道,最后到达尽头,是一座建在水中环岛上的图腾。

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最好的留在最后,大圈的终点是一座气势不输给吴哥窟的恢宏庙宇,这就是又被称为“父庙”的圣剑寺。如果说吴哥窟因为名气太响亮而游人如织,这里却因为位置稍偏游客稀少而别有滋味。从某种角度来说,圣剑寺可以称得上是大小吴哥各个特色景点以及崩密列的合体,有搅动浮海的引桥、倒影如画的护城河、苔藓密布的散落石块、无比精美的石柱雕刻......

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可是我印象最深的却是游玩过程中分别遇到的两个中国青年人,两个都是大学刚刚毕业。其中碰到的那女孩子是在中央走廊的边上,我看她坐在窗台边画着人像,就试着问可不可给我也画一个,她欣然同意,指挥我坐在对面的窗台边不要动,然后很认真地画起来。聊天才知道她已经出来游历半年多了,是从云南经过老挝一路过来的,而且是独自一人。她好像是学工商管理什么的,画画只是她的业余爱好。用了二十多分钟终于画完,然后送给了我,其实好像也并不是特别像,把我画成了一个小老头了,哈哈。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正在画像的时候经过一个男孩子,主动和我们搭话,原来这个刚刚大学毕业的男生更厉害,是从丽江一个人骑单车到这里,而且十几天来一共只花了几百块人民币。他有时候住最便宜的旅馆,更多时候就住在免费的寺庙或村落里的当地人家里,实在没有钱了就帮人干点活。为了省钱他只买了一天的门票,也就是说只能选择性的玩几个景点,可他却找到了这里,还花不少时间和我们聊天。我提出可以资助他一点钱,被断然拒绝,他说用这种方式来旅行来,就是为了挑战自我,发现自我,体会不一样的人生。


可以说,这两个年青人给我的感触非常深,他们有着和我们这个年代如此不同的观点,做着我们当年想都不敢想的事。也许是遇到了一些特别的境遇触发他们选择了这种方式的旅行,我想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一种探索,这种勇敢、淡然、洒脱、独立让我对他们非常的尊重和敬佩。回到第一篇游记里提到的主题,我们为什么旅行?他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再次从吴哥窟经过,进去简单的逛一下。虽然离太阳下山还早,考虑到前几天我们因为时间原因没有能上巴肯山看落日,决定还是早点去候着,今天我们可一定不能再留下遗憾了。


司机把我们送到山下,和上次一样石土路上山, 誉儿妈为了占个好位置,径直赶在前面快步走,我看到一大群年青的僧侣,就慢下来和他们用简单的英文交流,他们说估计今天落日会不错,于是结伴来看。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今天倒是很顺利,到了山顶一点也不用排队就直截进了巴肯庙,找到誉儿妈,居然占到了最好一个位置,她说这相当于看话剧时的一排一座。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太阳还高悬在半空,照在脸上火辣辣的,人越聚越多,朝着西边的平台上已经完全紧满了各种肤色的游人。中国人和日本人都是用阳伞挡一下,而那些西方人都大多完全不避,任由直射的阳光把已经深褐的皮肤涂得更黑。


熬到五点多,日头渐渐落下,天空开始有些变化,云儿好像一下子活跃起来,变着花样组成一个个独特的造型,有些像是一条巨龙,有些像是鲸鱼。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更神奇的是色彩,从平淡无奇一点点变得丰富多彩,落日边是深红色、略高一点的是浅灰色,有大片的青褐色,还有一小坨一小堆的深黑色,层次分明,如同是天空中开出了一个立体画幕。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人群中开始发出一阵阵惊呼,相机的快门声如同机关枪一样连续不断,我也调换着不同的镜头进行扫射,不想漏过不断变化着的任何一个画面。

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其实精彩远不止我们眼光聚焦的落日方向,偶尔一回头,居然看到背后有两道硕大的彩虹同时挂在天空。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一直到六点多,太阳完全沉入了地平线,寺庙里的工作人员催着我们必须马上下山,不然天黑人多会有危险,我们只好不舍的离去。

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众神之城吴哥游记之六:辉煌的重现


终于明白,为什么巴肯山会被誉为全球最佳观落日之地,这种色彩和层次,世界上最好的镜头也远不及人的眼睛所能呈现,这种体会和感受,也不是相机能纪录和传递的。我突然明白西方人为什么只是静静地看着,连傻瓜相机都不愿意拍一张,也许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落日之美印在脑海的底片里,把这种独特的经历变成记忆中可以不断被调阅的体验信息,这才是旅行的真正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