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证券/理财幸福 |
如果把主观的幸福感量化成幸福值H,则 H=f(M),也就是说幸福是个人所拥有的财富量(M)的一个函数。主要的结论是:财务与幸福不成正比关系,特别是达到一定的财富量后甚至可能把方向发展。多少财富的人幸福感最大,这是一个所有人都感兴趣的结论,从国内外的调查来看,拥有100万左右美元财富的人幸福值达到最高。
根据行为经济学的研究结论,相同数量的钱,得到带来的快乐远比不上失去带来的痛苦,据说是1:2的比例,所以财富由少变多,幸福感会快速提升,但财富由多变少,幸福感会骤然下降。所以当你有股市里赚了一百万然后又失去这一百万,从总体上来说幸福小于痛苦。所以,我们更要重视在股市下跌时的风险规避,不要让好不容易赚来的钱又轻易吐回去。
如果说上两个定律是讲幸福与财富的存量以及增量之间的关系,这个定律是讲幸福与财富结构之间的关系。我是很认同这个观点的,前几年楼市和股市涨跌互现,我们不可能每一步都正好踩准节奏,因此平衡配置这两部分资产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大的财富稳定性,因为不管什么时间,我们都有一半的资产在升值。但最近这两个市场变得同涨同跌,因此就要再考虑其他不相关或是负相关的资产类别了,比如投资于非中国市场的QDII,比如大宗商品、黄金现货等。
把追求市场平均收益率作为目标,更易实现,也更易产生幸福感。所以我自己是只做指数型ETF,而且是进一步想办法通过策略来平滑指数的波动性,其实我现在每年的目标收益率是扣除通胀率后达到百分之八的增幅,这两年通胀高,目标收益率上升到了15%左右,也就是说每年的财富能增长15%我已经开心的不得了了。
既不要过分享受,也不要过分吝啬,平衡财富与生活的关系,才能感觉到更多的幸福。其实幸福感和欲望是有很大相关性的,欲望的达到能带来幸福,把应该想办法通过管理欲望来提升幸福感,找到一些经常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小欲望,比如奖励给自己一个数码玩意、一次旅行,一场话剧,都能带来快乐,但如果非要给自己比较难得到的东西,比如一幢大别墅,一部法拉利,这种欲望还是灭掉为好。
确实我们常常忽视给财富买份保险,对于财富积累越多的人来说,风险也就越大,安全感自然越低,而这种安全感的下降会带来幸福感的下降。虽然股票没有保险,但也可以通过前面说到的几个定律来进行资产配置和风险对冲。其实最需要保险的自己身体的健康,经常锻炼,保持心理卫生,才能让幸福和财富都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