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聪明人游戏博弈启示 |
分类: 人生感悟 |
正是由于物种的多样性才够成了这个多采多姿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也是这样,可是我们往往无形中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的身上,以为大多数人都和自己是一类人,其实真得不是这样的。玩过这个猜数游戏后,我自己在这方面的体会真得很深。
同样的一个问题,102位网友的答案分布从0一直到78,除了21.09、22.22以及66.66等数字以外,鲜有相同的数。为什么呢?因为参加人的原因、目的、参与者的思维模式、智商等等都是各不相同的。
有些人参加游戏纯是为了HAPPY一下,根本就没有在大脑里做一点点的思考,有几位网友的数字是和自己的生日或是幸运数有关,这些朋友真得很可爱,但也是很令人头疼的,因为你根本判断不出他们的思路,因而也就很难制定相应的策略。这些人的可爱在于他们的简单,有时候简单也是一种很不错的生活方式,别说游戏的奖项是100元,就是一万元又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在102位网友中的19人的答案超过了50,这些网友们很少谈自己选这个数的原因,如果不是因为上面的随性之选,那我们的确要思考一下他们为什么答案会超过50,是不是只想到了100的四分之三,或者根本没有想到什么四分之三的事,如果这样,可能你们做别的事情也经常没有耐心,连仔细看完一篇文章的定力也没有,或者把什么都想得太简单,做任何事情都不喜欢动脑子。请这些朋友们反思一下是不是这样,有时候生活就是由这一个个游戏所组成的,不是吗?
还有一些网友有点自信到自负的程度,在邮件里的口气真是有点舍我其谁的气概,好像只有自己是那个聪明人,别人都是自己的工具和嘲笑的对象,其实这样的网友往往是赢的概率小,偏差而且还比较大。
这次游戏里也有近十个人选择了小于十的数字,更是有两三个人选择的是0.为什么会选零呢,因为所有参与游戏的人都按着四分之三递减的思路一步步深入想下去,的确,零是一个必然而合理的选择,但关键是别人是不是也如你这般理性而绝对,其实只要有一个人不是选零,那么你选的零就可能不是最佳答案。有专家分析过,小于十的人一般说智商是较高的,但情商不一定高。这样的人做老板,可以容忍自己的下属懒,但绝会不能容忍下属太傻。
一个这个小小的游戏,一个简单的数字,背后却传递了参与游戏的人所各不相同的智商、情商和胆商。说起胆商,是因为还有很多的网友看过规则,却不敢把自己的数字发过来,生怕对自己有什么损失。其实这又有什么呢,连发个信的胆子都没有,真不知道你还能干什么了(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不知道是这是这个意思)。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同一类群体成员之间的趋同性。参加这个游戏的群体大致有四类,一是我身边的同事、中欧的同学以及朋友们;二是以复旦大学为核心(可能是几个实习生和新员工转给的)的大学生朋友;三是股民朋友(很多是看了这几天新浪财经首页推荐我写上海房价文章过来的);四是其他网民。我也发现每个群体的人考虑问题的思维模式有一定的类似,比如中欧的几个同学,都是集中在21到25之间,而同事们的答案,主要集中在24到33之间,仔细分析一下还是很有趣的。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个圈子里,时间长了,同一圈子里的人会产生一些思维的趋同,身边的人所做的决策往往会最大限度的影响到你,如果你也有类似的行为,反过来会强化他自以为决策的正确性。从上面的游戏可以知道,社会是由一些很不相同的人所组成的,你们这个圈子中认为正确的事,别的圈子可能观点正好相反。我在前几天的文章提到过,博客是我观察这个社会多样性的一个窗口,每一篇文章的后面,都有一些网友的不同的观点,除了那些有辱视听的骂人话,我会尽可能保留大家的评论和留言,听听和你完全不同的想法,有时候很也趣,也很有用。
至于那个获胜的答案给了我们什么其他方面的启示,改天再聊吧。
如果你参加了这个游戏,不管是不是获胜,如果有什么心得和体会,请发到我的信箱,希望大家一起来分享吧。
另:为了给参加游戏的朋友更多的鼓励,我决定除了给获胜的Haton网友一百元的礼品,对另两个离的较近的是赵昕以及“仙人”
也分别给予50元的奖品吧,因为他们俩他也是非常非常聪明的人了吧。
聪明人游戏系列文章
缘起篇:比大多数人聪明一点,只是一点
过程篇:最聪明的那个人终于产生了!
启示篇:
之二:有时候应该放下理性的固执
之三:为什么机构会被散户逼疯
前一篇:最聪明的那个人终于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