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理财随笔 |
昨天全球股市在中国A股市场无厘头式表演的带动下疯狂下跌,今天不聊点和股票相关的事可能都对不起党、国家和人民。估计昨天晚上全国人民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睡好觉,特别是那些前天刚刚入市的新股民们,肯定在算一天下来是不是亏掉一个卫生间。不过我是睡得很好,一倒头就着了,这得感谢十二年前那位万国负责操盘的景兄对我的入市教导:“在股票市场里,千万别把钱当钱!”这么多年的涨涨跌跌,已经修练的荣辱不惊了,帐号上的不就是些数字吗,多个零少个零对自己的生活没什么影响。
不过话说回来,“千万别把自己的钱不当钱!”钱可是好东西,大量的钱是好得不得了的东西,“财务自由”更是无数穷爸爸们心中的梦想,在上海这种地方,没个二三千万是很难有“财务自由”的底气的,单位还不能是日元,至少是人民币吧,当然最好是美金。怎么赚这么多的钱,仅仅靠死工资存银行那您就玩完了,那还得靠“投资理财”!投资是什么,投资就是配置,理财是什么,理财就是组合。
上海有一本很不错的杂志叫“理财周刊”,里面除了民间股神“殷大师”的专栏可以当笑话看以外,其他的文章还是值得细细研读的。前面说了,投资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决定把资产配置在什么领域,也就是说在各个领域的投资比例。最主要的两个领域是股市和房产,其他的还有好多,什么债市、期市、黄金、汇市、收藏品等等。有一种说法是,只有一两百万资产的“穷人”就投房子算了,二百万到五千万的“中产”就投房子和股票,五千万以上的大款就可以处处涉猎了。相信大多数上海家庭都属中产之列吧,于是房子和股票之间的配置组合是值得好好决策的,如果您四五年前把股票换成房产,一年多前把房产换成股票,恭喜您,您是神仙,如果您说现在家里没个千儿八百万那一定是为了偷税漏税吧。可惜没几个人有这个好运气,还有不少人更是完全做反掉了,让我们为这些人默哀三分钟吧。我的建议是保持房产和股票两个市场的总体平衡,也就是五五开,如果在股票市场投资占比上升太快,就得考虑换点房产了。当然房产里的道道也很多,有商业办公楼、工业厂房、铺面房等等,收益最差就是一般的商品房了,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投商品房实在不算好的项目。
回到股票。我自己一直是“股市不可测”理论的拥护者,我不相信有谁能事先预测市场走势,更不相信任何个股传闻,但是我相信有工具可以跟踪分享大盘牛市的收益,我相信有牛人可以获取超过大盘的收益(准备写篇文章,叫“不炒股!炒人!”)。投资股票的前提是具备一些最基本的正确的投资理念,上投摩根基金的王掌门前几天在第一财经上现身说法,本博认为讲得很有道理。对于上投这样的基金来说,最主要的目标是保持年收益的持续稳定增长而不是某一年的高增长,他们今年的目标是15%,这在那些新股民来看可能是不值一提的。对上投背后的大老板摩根富明林基金管理公司(俗称大摩)来说,最关心的并不是指数点位,更不是什么个股,而是在不同市场之间的配置,他们花几千万研究出来的成果,可能就是“增持中国大陆、南韩和新加坡市场”、“减持北欧、南美市场”这样的东东。
昨晚林博打电话给我讨论对香港市场的投资,我基本同意她的看法,同样的一张股票香港卖一块钱,A股卖二块,当然买香港的合算,那就减持A股,增持港股吧。大年初五国内还没有开盘,在香港市场上买了一点印度股票基金,主要是受最近看的一本书(《世界是平的》)和一张碟(大国崛起)的影响,虽然这三年来印度股票市场已经连续有惊人的涨幅,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世界的扁平化趋势、“金砖四国”的崛起是不可抵挡的,既然崛起,就不是三五年,而应该是十年以上吧。多亏香港市场发达的金融产品,可以很方便地买印度指数ETF(代码HK2836),新西兰的房地产基金和石油衍生性产品,不用专门去印度班加罗尔开户了。不过对于这些不熟悉的股票,还是得设好止损和赢利出货点,不然14块的东东跌到4块钱,也不是没可能的。记住,千万别把钱不当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