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记——昙华林漫步——修女会教堂

(2019-02-12 16:22:37)
标签:

读书

历史

旅游

文化

宗教

分类: 老牛文集——游记

昙华林漫步

嘉诺撒修女会小教堂

在胡榴明的《昙华林》书上看到嘉诺撒修女会这个词和小教堂的照片,但是在昙华林走了几趟却不见她的踪影。当然,这座小教堂是建在花园山上,我也没有上山,确实不易找到。但是从哪里上去呢,自己年事已高,能上得去吗?这些问题总萦绕在我的脑际,但是不找总觉得不甘心,尤其是到了花园山天主堂以后,这种一定要找到的想法更是不能释然。

拿着一张并不规范的示意地图,我就来到花园山下,在这胭脂路口,一边是仁济医院,一边是瑞典教区牧师公寓——现在的“融园”咖啡馆。十一月的花园山,已经是深秋季节,但武汉的气候仍然是初秋的气氛,我虽然穿着薄薄的羊毛衫,并不觉得有什么凉意,而年轻人仍然是短袖T恤,在花园山边悠然自得地欢笑着。早就注意到那张地图上指向嘉诺撒修女会教堂的山坡下,有一条曲折向上的登山台阶,我想找到了这条台阶就可以找到上山的路了。果然,在“融园”咖啡馆的旁边发现了登山台阶,不会错,于是抬腿走了上去。来到山脚之前,还不知道上山有多难,不知道崎岖的山道多难走,于是在一处维修工地捡了一根木棍权作我的拐杖,现在看到整齐平阔的上山台阶和牢固的铁护栏,一手抓着护栏一手拄着木棍,也算是策仗而上吧,全然没有了畏难之意。游记——昙华林漫步——修女会教堂   游记——昙华林漫步——修女会教堂  

 山不高,曲折的台阶掩映在绿荫之中,不知名的树仍然似夏天那样绿油油的,散发着成长的气息。山路曲曲弯弯,似有峰回路转之感,其实路并不远,不多时我就见到这座小教堂了。小教堂独立在山顶一小块平地之上,她实在是小,不过十来米长,五六米宽,但十分精致。

胡榴明在她的书中说:2004年他初次来寻找这座小教堂的时候十分难以找到,经过一位当地居住的小男孩的带路“绕到几幢居民楼背后,树根和蔓藤环围着一圈砖墙托起的一块突起的高地,长满灌木和杂草,没有路的茂密的翠绿野草丛中耸起一幢青黑色的石质雕花建筑,真是太美太神奇了,午后的阳光从它背后打过来,语言无法形容。

“从蔓生的野草中踩出路走向石头教堂的门厅,石阶破损,跳跃上下,罗马式门廊细腻而精致,长形大厅,天花、门窗、地板破坏严重,除了几根木条和几张桌子以外,一应空空,厚重的尘土将过往的时空掩埋得迷迷离离,风从开着的破窗户吹进来,掀翻地上的纸屑飞舞。“P.216

 

游记——昙华林漫步——修女会教堂

游记——昙华林漫步——修女会教堂

今天,小教堂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经过武汉市政府付出极大的努力,抢修保护,一扫那种破败的情景,仿花岗石的外墙,整齐平整,白色的门斗,小小的拱门上面覆以两坡屋面,庄严肃穆,深色的大门紧闭,门扇顶部半圆拱位置书有白色的“JHS”三个英文字母和一座十字架。“JHS”资料上有多种释义,最常用的是:拉丁文Jesus Hominum Salvator 即“耶稣是人类救主”之意。因为我在花园山天主堂也见过这三个字母,当时不知其意,回来后翻资料才得知,不过是一个宗教词语吧。

那天我去的时候教堂没有开放,开放日在双休和节假日,室内的情景我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据儿子讲,他去过两三次,有时开放了,里面是一个画室,有画家画画,墙上展示着他们的作品,浓浓的艺术气氛,也是一项不错的选择。

小教堂的背后就是那座叫做“天文台”建筑的残迹了。“1930年,艾道原主教在任时期在嘉诺撒修女小教堂旁边建造天文台观测台。

1938年至1945年,武汉沦陷期间,日军拆毁花园山天文台,剩下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高墙上残存的半圆形长满杂草的水泥废墟……“P.176

游记——昙华林漫步——修女会教堂

小教堂的坡下今天已经开辟为小游园,设有座椅和健身器材,供周围居民早晨来此晨练。

到了小教堂不能不说嘉诺撒修女会,嘉诺撒修女会与花园山天主堂同属天主教方济各会湖北代牧区,由花园山主教公署管理。

1905年美国人艾原道主教(Sylvester Joseph Espelage O.F.M)来到武昌花园山传教区,“19271月艾原道出资邀请美籍德国女士何德美在汉北医院创立育婴堂,7月迁往花园山原文学书院旧校舍(胭脂路今武汉市儿童福利院)。

1928年邀请北美仁爱修女会美国俄亥俄州地方修女会修女来花园山,吸收中国女子加入,创立圣约瑟善功修女会,同期扩大原圣约瑟诊所建成武昌圣约瑟医院(今湖北中医院),连同孤儿院和育婴堂的医护保育工作都由圣约瑟修女会修女担任。

1948年,圣约瑟修女会修女离开中国回美国,将武昌圣约瑟医院和花园山育婴堂及小礼拜堂(即嘉诺撒修女小教堂)等教产交给训蒙修女会(中国籍修女会)。”(《昙华林》P.166-167

 

至于那座有名的育婴堂,我在找到花园山天主堂的时候就寻找过,但是总不见踪影,后来在现神哲学院即天主堂的对面小商店的门口询问几位老者才知,育婴堂的旧址就在天主堂隔壁的武汉市儿童福利院内,不对外开放。此前我已经走到它的门口了并试图进去,但被谢绝了。

游记——昙华林漫步——修女会教堂

这就是圣约瑟修女会和嘉诺撒修女小教堂的前世今生。不管她在历史上经历的何种磨难,也不管历史对她的善恶评价,一切事物善恶参半,扬善去恶才是历史唯物主义者的态度。这栋小小的教堂见证了一切,她的娴静玉立才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姿态,也足见我们伟大的人民和政府无限宽阔的胸怀和对待历史的态度。

 

2018-11-07初稿于老牛书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