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走出“拉美化”漩涡吗
(2015-06-24 22:32:58)
标签:
财经历史文化 |
1、中国已经“拉美化”。中国与60-70年代的拉美国家有许多共同现象,比如经济增长减速、贫富分化、就业困难、公共服务短缺、金融体系脆弱、政府有失廉洁,面临较大的社会公正问题等。如果从这个情况说,其实中国已经拉美化,并不是就要拉美化。
2、中国又与60-70年代的拉美国家有所不同。
a、欧美体系的政府是“小
政府”,藏富于民;中国的政府是“大政府”,财富在国家手中,看世界百强企业也看得出来都是国企,在体量上目前的民营企业还不能跟国企相比。如何进一步改革国企,政府还是有相当大的权力,对于经济的调控比起拉美也会更有力。当然有人会说,改革的阻力也会很大,改革起来也会比较逗比;我也不否认这种情况存在,或许改革起来也比较慢,但看过去的经历起码在变动,一个孩子学习走路还会跌倒,何况是一个国家的改革,也许我们还应该保持一点耐心。拉美走到今天已经用了40多年,你就希望中国在10年内走完吗?
再看拉美极其信奉市场原教旨主义,认为市场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市场就是上帝。他们的理论主要归纳为三点:一是政府必须铲除所有阻碍市场运行的法律法规,实现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也就是极端的市场化,国际国内资本自由竞争,进而让跨国公司控制国内产业;二是政府应出售拥有的一切资产,土地、矿藏、铁路、航天、航天、军工、通信等等,由私人资本企业来经营,政府应该越来越小,私人资本应该越来越大,所谓的“小政府、大社会”的“公民社会”;三是政府应该缩减开支,减少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福利等领域的投入,由私人资本来经营。
中国则是国家命脉的产业都控制在自己手中,虽然有国企的弊病,但起码都可用。教育、医疗、公共福利虽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但起码都可用。虽然有些产业被合资外资公司有一定的控制,但目前看来还没因此陷入危机。
b、中国基础工业的健全。
为什么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有人会说因为我们工资很低。比我们工资低的多的地方多的是,比如孟加拉、非洲。因为我们的基础设施、基础工业的健全,才是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根本。
印度?尼泊尔?经常停电的地方,连居民开空调都会是问题的地方。英语?现在中国的中学生都能拽上几句英语,甚至牛笔的中学生比我们的英语都好。
再看拉美,二十世纪60年代,以巴西阿根廷为代表的拉美国家看到生活资料类的工业品都要从国外进口(国家不得不出口农产品和矿产资源来换取外汇),于是搞起了替代工业,就像前文提到的洗衣机商人一样在国内生产轻工业品,以替代在国内流通的外国轻工业制品。同时在国内大兴土木,修桥修路,提高硬件设施水平。
毫不客气的说,单论硬件基础设施电力、公路、铁路、航运、高铁、地铁、通信等等,目前的中国不比发达国家差。
基础工业从轻工业到重工业,从日常用品到大型机械,除了高精尖的产品,几乎我们都可以自主生产,当然质量水平另当别论。能达到全系列健全的国家,不出10个。
说了这么多,有人可能不理解,那么我引用一个网友的例子来说明。
【例子】【打个比方,阿根廷没有什么像样的家电企业,假设有个阿根廷富商要在阿根廷生产洗衣机,好把被国外品牌占领的家电市场夺回来。那他需要那些产业的支持呢?首先阿根廷需要有冶炼特种钢的酸性平炉为他提供优质的不锈钢,其次他需要有大型机械母机工业提供的精密机床加工洗衣机的内壁,否则衣服可能会被刮坏。再次他需要有石化工业为他提供塑料外壳和油漆,好让洗衣机看上去闪闪发亮。他还需要微电子产业提供电子芯片来控制洗衣的模式,最后他需要阿根廷拥有完整的电力工业好提供足够的电能让他的客户放心使用。
问题是,阿根廷有酸性平炉吗?没有。有自己的母机工业吗?没有。有像样的石化工业吗?也没有。有微电子产业吗?还是没有。阿根廷能够自己生产大型水力或者火力发电机吗?不能。所以,要想在阿根廷建设一个足以制造出洗衣机的工业循环,阿根廷必须拥有自己的酸性平炉,自己的母机制造工业,自己的石化产业以及微电子产业,他还需要完整的电力工业链。一个洗衣机商人有能力完成上述的工业化吗?肯定不能,光一个酸性平炉的投资就动辄上亿了,不是一个洗衣机商人应付得了的。(酸性平炉最开始是用作生产军舰钢板的,如果没有军方最初的投入,民用工业是永远也不会投资这个东西的,因为它不但贵,而且制作麻烦,成功率低)
那就只剩下一个办法了,进口,凡是自己生产不了的零部件,比如优质不锈钢,电子芯片,机密机床等都从国外进口。但是国际市场上是不接受阿根廷比索的,这个商人需要拿出外汇来(比方美元)在国际市场上购物。由于所有的重要零部件都从国外进口,他生产的洗衣机在国际市场上是没有竞争力的,只能在关税的保护下在阿根廷内销。这样,他赚的是比索,进口原料与设备用的却是美元等外汇。于是他需要将比索在外汇市场上兑换成美元英镑法郎马克才可以购买原料进行再生产。这种情况下,要是比索的汇率突然下跌他将无利可图,工厂只能破产了事。这就是南美洲经济危机(经济拉美化)的微观缩影。】
c、中国的治安还是相对稳定的。
拉美的治安水准当时还是很疯狂的,凶杀、绑架、毒品、黑帮充斥;具体懒得多说了。
不能说中国的治安有多少好,起码相对安全。
d、教育的普及程度,中国明显比拉美高很多。
60年代,25岁以上的拉美人受教育的年限只有3.2年,90年代提高到5年。
而今天的中国教育单单从普及程度上来说,比拉美好了不是一个档次,2012年的数据人均受教育年限已经到了9年。
教育程度,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潜力,这已经不用多说什么,虽然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3、拉美能走出漩涡,相信中国与拉美的不同,比拉美国家更容易走出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