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假如日本向西南移动600公里”的推演

(2014-09-02 15:18:43)
标签:

军事

一、假设条件下地理的变化
假如日本西南移动600公里,则如台湾一样紧贴大陆,成为中国周边最大的岛屿。
http://s10/mw690/001eRpbWgy6LJ5c7u2da9&690
(引用吧友阿古斯之使徒的图)
日本面积37万平台公里,面积与云南省(39万)差不多大小,越南33万平方公里。
二、试着推演中国大陆历史的进程:
1、主流大陆文明必定优先发展,形成统一的帝国,如商周,对于周边岛屿无力征战。
文明诞生自农耕,农耕很大程度上依赖灌溉,早期的水利治理是祭司阶层或部落首领的重要工作,治理的好的部族将会比其他部族兴旺,为扩张奠定基础,人类逐利的本性决定了扩张,对农耕基础的部族利益就是掠夺人口耕种甚至是占有土地、水利等,中国的地理又不像欧洲一样有天险的阻挡,中国的地理是一马平川的,这就决定了统一的必然性。
2、到了春秋战国,由于战乱,各国人逃难至越南、琉球、日本,这些人会比原有历史的人多很多(因为距离近),大陆人将成为岛国一个很大的族群,大陆族群有着先进的生产技术,成为日本内部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力量如果足够甚至可以像越南一样形成汉人政权。
注1:弥生时代的日本,仍然比较原始,石器向青铜过度的时代,大量的大陆人来到岛国,预计会加速这个过程,约提前50-100年左右(无任何证据推测)
3、秦统一六国后崩溃,进一步战乱,很多人躲避战乱逃离大陆,有些来到了日本,这时的日本有了区域性的政权;与历史应该并无出入。
注2:
注3:如果假设大陆人逃难到到日本的数量增加,加速日本这一进程约100年,也就是3世纪左右,古坟初期,仍然不会影响到大陆主流。
4、汉朝统一全国,成为雄霸几百年的大帝国。日本倭王朝贡获得金牌,从此有了后台。
5、汉朝灭亡,战乱连连,三国时期(220-280)吴王孙权派兵征服琉球,征服日本。
注4:历史上4世纪后期,日本在近畿地区形成大和国,征服了日本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假如提前100年,也正是被吴王所灭,形不成统一的力量。
6、两晋时代265-420,这一时期无明确记载与琉球的征战。
注5:这一时期,可能继续大和国的历史,日本形成大和国,征服了日本中部地区。
7、隋朝,三次出兵琉球,就隋炀帝的尿性,肯定也会征服日本。
注5:原历史此时正是圣德太子年间;根据假设历史,日本刚形成大和国,但又被隋朝所灭,版图归于大陆。
8、唐朝,继承隋朝的版图,日本也归顺成为朝鲜一样的附属国。
注:历史上660年唐灭百济,并大败进攻朝鲜的日本;基于上面的假设,即使日本抵抗,也会被唐灭。
9、宋元明时期,均会派兵驻守琉球、日本。
10、清朝,中国被八国联军入侵,分裂战乱,属国脱离;日本被大陆统治太久,不会形成分封的阶层,也就不会有明治维新的成功,顶多像是韩国一样。 11、没有强权的日本,也就没有日本的侵华战争;x民党很可能统治大陆,由于军阀割据,很可能建立一个相对民主的议会政权;x产党没有了壮大的机会。
 12、假如x产党仍然能够翻盘,那么光头佬则会优先考虑逃到日本,自此日本代替了台湾的位置,而台湾归于大陆版图。
历史上的附属国,都没有能有效的抵抗大陆政权的统治,直至清朝。因此预计不会对大陆政权的统一性造成影响,所以不会成为欧洲一样的多个国家的政治态势。

三、对于假设的条件下日本人口的推演。
这是我整理的历代人口南北比例图,人口在唐代之前都集中在北方。
-----以下数据来自琼斯的《世界历史人口图集》和胡焕庸的《中国人口地理》-----
公元前400年战国,中国3000万人口;
(绳文时代也就是中国秦汉前,日本原住民约10万,小山修三的推算;后来秦氏移民约1.8万人)
公元前200年西汉,中国2200万人口
(弥生时代,日本人口约60万人,小山修三的推算)
公元元年西汉末,中国6300万人口
公元200年,中国5300万人口
公元400年,中国3500万人口,因五胡十六国战乱,人口大幅度减少。
公元600年(隋朝),日本人口约300万,中国5000万;日本首次挤入人口大国。
公元800年(约唐代),日本人口约400万,中国5000万;
(小山修三的推算,日本约540万人,与下面的资料有一定对应。相当于中国一个大省)
公元1000年北宋初,日本450万,中国5600万;
公元1100年北宋晚,日本550万,中国1亿;
1200年南宋中期,日本750万,中国1.15亿;
1300年蒙古入侵,日本975万,中国8600万;
1400年明初,日本1250万,中国8100万;
1500年明中,日本1700万,中国1.1亿;
1600年明晚,日本2200万,中国1.6亿;
1700年清初,日本2900万,中国1.6亿;
1800年清中,日本2800万,中国3.3亿;
1900年清末,日本4500万,中国4.75亿;
2000年天朝,日本1.26亿,中国12亿
---------------------
以下节选自《日本古代的大陆移民社会》,国立台湾大学的一个研究网站
http://homepage.ntu.edu.tw/~kan/power/newsletter/news20050120-2.htm
《日本古代人名大辞典》大致收录了西元781年以前日本、 中国和朝鲜各类文献上出现的日本人名,其中就收载了957名秦氏人名。 平野邦雄《秦氏之研究》介绍,其搜集的奈良朝以前的秦氏人名,多达1147名。无庸赘论,实际存在的秦氏人数,何止百倍於此。所以,即使保守的推算,仅秦氏集团人数就将达到10万以上。那麼,整个大陆移民的人数,至少也在数十万以上。因此,日本人类学家埴原和郎先生推算,从弥生时代到古坟时代,大陆移民多达100万人。(这里的大陆移民,还包括朝鲜)
那麼,大陆移民在日本总人口中占多大比例呢?根据小山修三教授对日本古代人口的分析统计,从绳文时代晚期到8世纪, 人口呈飞跃式激增,增长70多倍。其中,近畿地区从2千余人跃增至120余万,尤为醒目〔2〕。这一地区恰好是大陆移民的聚居地,因此, 人口的激增同样表明有大量外国移民迁徙而至。如果大陆移民以将近100万估算, 则约占日本总人口的1/6。在近畿地区,这一比例数自然大大提高, 在日本政治文化的中心地带,汇集如此众多的大陆移民,所产生的影响可想而知。
(这里的日本人口估算总数与上面略有差异,公元800年约600万人口)


-------------推论部分------------
如果按照楼主的假设,那么秦灭亡的时候,流民则不会只有1.8万人,粗鄙的预计上升到3-5万人应该正常。
多个朝代的流民,足够成为日本人口基数最大的民族,从而变成统治阶级。
但从北方与南方的人口比例可以看出,大陆的南方是逃难的重点,海岛毕竟还是少数。
人口的比例只是让假设中的日本成为汉族的政权,但人口与大陆相比很难有本质上的改变。
也就是说,秦汉时期,日本人口基数有限,很难从根本上影响大陆的帝国化进程;
等到日本人口有了一定的基础,大陆帝国已经成为隋唐的农耕帝国鼎盛阶段,更不可能改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