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小银行,蛇吞象,当深发展变身为平安银行后,未来会如何发展让人关注;
小证券,高承销,平安证券连续两年摘得IPO承销冠军,随后人员动荡,一直抢人眼球。
图:当年平安银行广州分行:实现了“4 个月资产规模超过100 亿,2 个月实现盈利”
http://s10/middle/686cd6a9gbada0fc7c2e9&690
图:平安证券用三年的时间实现盈利超越周期,08-10 年平均复合增长70%,其中投行业务增长更迅猛,年均复合增长121%,高于行业71.4%的年均募集资金增速;经纪业务业务收入年均复合增长30%,同样高于行业增速。
http://www.ltkdj.com/bbs/attachments/month_1202/12021016381e81ef2ec9b726e3.jpg
作为综合金融的平安集团,在全金融牌照下,中国平安子公司众多。众多的子公司,一方面是客户资源的充分共享;另外一方面就是各行业的整合(文化整合)问题。
http://www.ltkdj.com/bbs/attachments/month_1205/12052015229ede6c69cab5a8d1.jpg
一、深发展(平安控股深发展来龙去脉: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b1d06701010uy2.html)
受益中国平安支持 深发展获穆迪评级上调http://stock.hexun.com/2012-05-16/141442516.html
1、平安集团认为银行业务对于其向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战略至关重要。在这样的环境下,深发展并入平安集团将使其得到实力雄厚的集团的支持和长期投入。
2、短期内合并工作可能会使深发展的支出略有上升,但穆迪认为,长远来看,双方的合并将提升规模经济效益。
3、深发展目前的不良贷款率仍属较低水平,而贷款损失覆盖比率较高。
4、经过各种与合并相关的补充资本举措后,深发展已使其资本状况基本达到其他中型中资银行的水平。
二、平安证券
平安全席中的那条“鱼”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20519/033212100821.shtml
加法一:客户资源:产险和养老险有两百多万个有效的企业客户,深发展银行也有一大批优质的企业客户,甚至信托1.4万名金融资产在100万美金以上的个人客户、寿险5000万个人客户、车险1000万个人客户中相当比例的高端客户里,他们本身也是企业主,都有可能成为我们投行客户的来源。
加法二:全周期服务:银行、信托、资产管理公司都可以成为平安投行客户在IPO之后的一系列金融服务提供商
加法三:管理经验:输出一些带有共性的经验,比如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策略、内部绩效管理、企业战略等等
http://s6/middle/43b1d067gc08d893ddbf5&690
三、人才观:
1、回顾平安20年发展史的话,平安的人员流失率在个人金融机构里绝对不算是低的,但是平安的发展没有因此而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发展速度超过各个金融同业。比如过去说平安是保险行业的黄埔军校,因为我们向保险行业输送太多的人才,但是平安保险无论是财险、寿险发展依然是很好的。
2、充分尊重每个行业的专业特性,无论是投资还是银行的,不能用一种专业文化去管理所有的行业。平安文化里的精髓不是对专业的差异的抹杀,而是对于那些比如像进取心,包括绩效考核,包括改革创新这样的不仅适用于所有的金融行业,乃至于整个产业都适合的企业精神,这些企业精神是可以放在各个行业里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