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03年,2007年,中国人寿剥离了90年代末巨额的亏损保单上市。2011年,人寿净利大幅下滑,退保金大幅上升,一年新业务价值基本为零。这其中,部分原因是股市大幅下跌,保险行业的暂时低迷,但也暴露了多年以来中国人寿发展中的种种问题。
http://www.ltkdj.com/bbs/attachments/month_1205/1205061258e5d47440f3980f42.jpg
一、不重视销售团队的建设
外界一直批评中国人寿说,它没有能力建设一支能够出售传统寿险产品的销售队伍。从2006-2011年,人寿的代理人基本停滞增长,而平安、太保的代理人快速的增加。
http://www.ltkdj.com/bbs/attachments/month_1203/1203301805f232253e9cf3bc28.jpg
二、保单的利润率低
即便是银行渠道销售,人寿也一直依靠出售较容易推销的一次性缴足保费产品来实现增长。在期缴业务当中,各保险公司也在逐步降低利润率较低的3~5年业务占比,逐步提升5年期、10年期业务占比,从而提高利润率。下图可以看出,人寿的银保新单中,期缴比例非常低(平安期缴主要通过个险)
http://www.ltkdj.com/bbs/attachments/month_1203/1203142117d7ad79fb24c4d918.jpg
三、因循守旧
正如全球很多寿险市场的发展过程一样,中国寿险行业也正在经历着由传统保障型保险向投资型保险转变的过程,而且2007年以来升息和股票市场的刺激使得这一转变呈现加速度的态势。
人寿2007
年保费收入增长率低于行业和主要竞争对手,主要是因为公司仍然坚持只卖传统险和分红险,万能险销售几乎可以忽略,而根本不卖投连险。由于首年保费增长较慢,2007
年新业务价值只增长14.9%,而如果扣除投资收益率假设上调的因素,新业务价值增长约为10%。
http://www.ltkdj.com/bbs/attachments/month_1205/1205041855021e1aef20e7edeb.jpg
四、战略不清
人寿缺乏长期的战略思路,在数年前就提要购并银行,但一直没有实施;在数年前也提要提高保单质量,但在保险市场规模节节缩水的同时,保单利润率也排低于同业。
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2007-2011,中国人寿低速增长。
http://www.ltkdj.com/bbs/attachments/month_1204/12042616021b6879923311703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