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消逝的1929(一)
1929,一个灾难的年代。美国股市崩溃,之后,经历了几十年的修复,才回到高点。 颠覆的理论(二) 上升的安全边际(三) |
从投资来说,当货币漂移不定,所谓的关于投资市场的所有定律都必须重新检验。一些旧的格言已经让人们无所事从,而原先这些定律所谈及的思路和逻辑推理,依旧可以为新规律的诞生所用。
世界上没有新鲜的事情,但我们仍然要思考明天老问题的新变化。没有人可以仅仅通过超级计算机来计算未来,我们一直要努力。
(五)长线之王
1925年至今,股票的表现确实要好于普通债券、国债,乃至黄金等等——哪怕这段时间之内,股市前后经历了至少四次大规模崩盘,也不能改变结论。这也正是西格尔在著名的《股票—长线法宝》中所提出的观点。去年,有两位美国教授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其中一位认为:确实有若干时期,股票的三十年表现不及债券或者国债,而在四十年周期当中,股票也不过将将击败债券而已。另外一位认为:未来的平均真实回报在扣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之后,美国股票将来的年平均真实回报率将在4%到5%左右。后一位教授认为:一个三分之一股票,三分之一债券和三分之一现金的投资组合在一个人达到九十岁之前都是很难耗尽的。
从他们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到几点事实:
1、股票不是长线之王,但肯定是超长线之王。只要不是在股市极度泡沫下买入的(股市的极度泡沫有时候不会从指数上看出来,尤其是单一的指数。大多A股上市的新股属于极度泡沫,从估值上一眼就能看出;从历史的大量经验来看,也吻合这个结论),是投资品之王。
2、股市长期增长超过通货膨胀毋庸置疑。除去通货膨胀外,有4的确定性+3的可能性。过去美国发展的好,所以扣除通胀后是7,未来没那么好,会有4.(关于股市复利12的说法有两个重要的变量,经济发展速度和实际通胀。)
3、投资理财不等于都去买股票,但无疑,股票是家庭资产配置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中国大多家庭股票配置极低。同时,中国的真实通胀长期高于名义的cpi,因此,三分一到百分60的资产配置股票比较合适。当然,这里的买股票是投资,是理财,而非参与炒作。
附:美国的几次股市崩溃复苏
1929年的股市崩盘和之后的大萧条,这是标志性的熊市了。由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直到1954年才超过1929年的高点,因此许多人都认为,股市从这一熊市当中复元,用了足足二十五年。可是,事实上,道指所展现的是一幅扭曲的画面,因为它只是个三十支股票编制的指数,不计入股息,而且也没有根据1930年代的重大通货紧缩进行过调整。将所有这些因素都纳入考虑之后,事实的真相就远没有看上去那么可怕了。晨星公司旗下Ibbotson Associates提供的数据显示,美国股市根据通货膨胀调整之后的整体回报指数在1936年下半年就已经和1929年崩盘前的水平等量齐观了。当时距离崩盘大约是七年略多一点。
那么,1966年到1982年呢?这段期间之内,道指都没有任何名义性增长,而且根据通货膨胀调整之后实际上还是下跌了——答案是,这一次,道指所展示的,依然是扭曲的画面。Ibbotson提供的数据显示,美国市场依据通货膨胀调整后的整体回报指数1972年年底的时候就已经超过1966年1月了。到十年半之后的1983年年中,指数又比十年前更高了。事实上,十年半的复苏时间在美国过去一个世纪的股市历史上已经是最长的了。这一时间大致相当于市场从这一次2007年至2009年熊市中复苏的时间的两倍,但是也没有长到足够说明我们眼前的复苏是个时间上的例外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