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深处(7)·妈祖天宫
标签:
武夷山旅游杂谈 |
分类: 旅游足迹 |
武夷深处(7)·妈祖天宫
(2013年11月7日被《中国文化摄影网》评为“推荐”作品、2013年12月2日被《新浪福建博客频道》推荐,2019年4月12日被北京金广角摄影论坛评为“精华”作品)
人们都知道,妈祖是“海上保护女神”,其主要神职是安澜利济,保佑海上航行的安全。妈祖庙一般是建在沿海,然而,在武夷山居然也有一座妈祖庙,且是闽北最大的妈祖庙。其庙名亦独树一帜,叫“天上宫”,又有别于世界各地妈祖庙一般称为“天后宫”的叫法。
武夷山的妈祖庙天上宫,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九年,历时10年竣工,坐落于九曲溪畔的星村镇黄花岭。天上宫为闽西汀州客家人集资所建,因此又叫“汀州会馆”。星村镇自古是崇安县(今武夷山市)的茶市,汀州人长期在此从事岩茶买卖,通过九曲溪、建溪、闽江出海,将武夷岩茶销往各地。为了保证行船安全,汀州人便建庙供奉海上女神妈祖。又因为武夷山的黄岗山地处华东最高处,具有“东南屋脊”之称,发源于黄岗山麓的桐木溪,又叫“通天河”,其下游的九曲溪传说能通往天上。而妈祖在形成时期被民间传为“通天女神”,星村传说是九天之上的星辰化就,因此建在星村的妈祖庙,被人们认为是妈祖的天上行宫,故称“天上宫”。随着汀州人迁徙足迹的延伸,天上宫妈祖信众从闽北走向天南地北,遍布海内外。天上宫历经数百年沧桑,在十年动乱中再遭重创,已显得破落不堪。2001年,武夷山市桃源洞道观组织信徒对天上宫进行全面保护和维修,同年11月,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
天上宫不仅是一座妈祖庙,其建筑风格独具一格,也是一座古建筑的精品。天上宫是一座仿宫殿建筑,大门向西,为三门“八”字形门楼,正面的牌楼式门面,全部用砖和石柱砌成,重檐翘角,顶上矗立一座砖雕七层古塔镇立中轴。砖雕门面雕刻着神话人物与龙凤花鸟,层与层之间用砖雕塑花、果、斗、拱相砌而成,窗花、瑞云花样百变。匾额为竖匾。据说,当时只有皇宫才可以用竖匾,因妈祖为御封天后,所认也用竖匾。匾额上雕有“阴阳太极”图案。妈祖于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被敕封为“天上圣母无极元君”,这砖雕门额用“太极”图案和“天上宫”额名标明妈祖的封号。额名上的龙凤装饰是凤在上而龙在下的独到构思,表明了妈祖的显赫地位。整体来看,整座宫庙别出心裁地为船形建筑,意为妈祖坐在船上行走九曲溪上保佑溪流上往来行船的安全。




天上宫规模宏大,分为大殿、后进偏殿、左右廊,屋顶为双重浮雕飞檐,周围砌有雕栏风火墙。中间有天井相隔,后进偏殿、左右边为庑廊,整座庙宇,建筑精致,布局精巧,装饰华丽,流光溢彩,富丽堂皇,气势十分非凡。不仅是武夷山人朝拜妈祖的中心,也是武夷山凤景区的一个游览亮点,香火旺盛,前来膜拜焚香者络绎不绝,成为一处来武夷山游览观光点。
走进庙门,一座大红木制屏风立于正面,屏风上布满妈祖保佑行船的鎏金浮雕。拐过屏风进入大殿,中殿为正殿,奉祀一座高六米用千年含笑树雕刻的妈祖金身立像,左钟右鼓分布两旁。后殿供奉观音坐像。殿内及走廊和屋檐顶等木雕星罗棋布,精雕巧镂,采用圆雕、透雕、浮雕、缕空雕、嵌入等多种工艺,令人叹为观止。两旁舍廊重新刷红镀金,显得金碧辉煌。
从大殿左侧一小门入内,又见“文昌”、“财神”两殿,各种文武将官和护财神仙的雕像栩栩如生,好不壮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