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游闽东(二)·海边拍日人
(2013年4月14日和2014年4月4日分别被《中国文化摄影网》评为“热帖”和“精华”作品)

闽东霞浦县素以滩涂养殖闻名,有中国最美的滩涂风光,也是拍日爱好者摄影基地。因为朋友爱好摄影,我亦有些兴趣,我们在告别福安白云山后,立即驱车赶往霞浦海边,去拍摄日落的美景。
霞浦三沙是摄影人为之倾倒的拍日摄影圣地、摄影天堂。傍晚4时40分左右,我们的汽车已经开到了三沙高速出口。从这里到拍摄日落地点,只有几分钟时间的路程。本来计划得很好,然而意想不到的是,那天三沙高速出口收费站机器故障,许多汽车在排队等待着收费,已经形成几条长龙。汽车在非常缓慢地前行,太阳也在快速地下降。我们都心急如焚,但是又束手无策,只能耐心等待。太阳一分钟又一分钟地往下降落,我在车厢里拿出相机,隔窗先拍了几张即将落日之照。


大约过了20分钟左右,汽车终于通过了收费站,我们迅速赶到三沙镇的小皓,这是拍摄落日的最佳点。海潮已经部分退落,滩涂上的一块块方形的养殖网杆,由近及远,绵延数十里,蔚为壮观。落日处,隔着海湾的远山,三层重叠,层层尽显。山峦起伏连绵,左右基本对称。远山重叠层间,还见薄云缭绕。天空中飘着彩云,由落日处向远方上空斜线延伸。海湾近处,飘落状地停着或开来一些小渔船,增强了景观动感。落山红日,夕阳斜下,远山近海,云霞飘绕,山水相连,滩涂网杆,海上养殖,渔船点点,风光无限。这样点线块面的巧妙布局,这么恰到好处的有机结合,一幅绝美壮观的立体画面,活脱脱地展现在眼前。

拍日落的人很多,在海边到村庄,凡是可以站人拍摄的地方,站满了摄影者,架满了相机三脚架,拍摄者近达千人,高高低低,点点密密。我们赶到拍摄点时,太阳虽然还没有完全下山,但是被一块云块遮挡,难见太阳脸面。我们抓紧拍了几张这样状美的照片。太阳快要落山了,遮云仍未离散,海边的风有点凉,可是人群的热情不减,大家在希望遮云快些离开,好拍摄最佳的日落景象。




太阳在我们赶到以后始终没有露脸,我们只能最后拍了几张太阳落山和一些还不肯离去的摄影人的照片,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日落拍摄场地,心里盘算着,准备次日拍摄日出予以补偿。




爱美是摄影的最大动力和魅力。为了抢占那好一点的拍摄位置,第二天早上4点15分,我们通过宾馆服务叫醒,早早起床,简单的漱洗后,摸黑到拍摄日出地点。由于太阳东起西落,拍摄日出和日落并非同一处,我们开着汽车到了一个叫北岐的小村。前面没有车路了,我们下车,打着手电,在一条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小路上走了1里多路,来到了一个山脚下。天色还是漆黑,但是已经有不少摄影爱好者在这里等候了。我们找到一个还算理想的位置,朋友打着手电,支好了三脚架,摆好相机,静候日出那辉煌的一刻。


约莫过了半个小时,天微微发亮了。我们看着天上,飘着一些发散形积云,心想今日可以如愿以偿。摄影者越来越多,听口音有的来自广东,有的来自江苏和浙江,还有一些外地其他口音的人。听说一些拍客还租旅馆,包民房几日,专侯最佳拍时。大家带来各种“长枪短炮”,沿着山路站满了五六百米。人们架好摄影器材,在兴奋地等待着。


天边出现了一些亮光,人们再一次对焦调距。一些早行的渔船已经开始启动,发出了“突突”的马达声,在养殖网杆留出的船道上陆续出海。


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看似有些好转的天空,由于台风“山神”过海南的影响,将这里的乌云推到海湾,使天空发生了变化,令人失望地把即将要出现的日出景观完全遮挡。云层越来越厚,天空乌云密布,拍摄日出已经越来越是渺茫。


期待中,日出的时间已悄然飘过,天空依然阴霾,但一字排开的“长枪短炮”们仍在盼望着奇迹的出现。天上突然飘来几点小雨点,已经确认见不到日出,有些人开始收三脚架撤走。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不甘愿地在等待着,希望奇迹的降临。这时我离开了原来占据的拍摄位置,由拍日改为拍人、拍场景,以期不枉起早走了这一遭。一些摄友也跟入了拍场景,把这道别具一格的风景线收入镜头。



一位大妈猫起眼睛,弓腰弯背,正在聚精会神地往前寻景拍摄。经与其交谈,知道她已经75岁了,因为爱好,赶来拍日,可惜未能如愿。

一位大爷也在专心致志地瞄摄。
瞧这位白发学者,拉开“长枪”,全神贯注,按下了他认为理想的快门。

人们就这样地拍摄着,以期没有空手而归。我们因上午还准备到杨家溪游览,痛舍离开了拍日场地。沿路抓拍了些海景,心里想着旅游界的一句老话:“留些遗憾,下次再来!”


(写于2012年11月4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