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游闽东(一)·仙境白云山

(2014年3月28日被《中国旅游摄影网》评为“推荐”作品、
2017年8月24日被《北京金广角摄影论坛》评为“精华”和“优秀”
作品)
金秋10月,我与几位朋友,因到闽东办事,利用双休日的时间,抽空匆匆游览了闽东几处名胜。
闽东,福建省宁德市的俗称。辖区内的山海县城兼而有之,有山海画廊之称,景观独特,旅游资源丰富。我们首先游览了福安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
白云山地处洞宫山脉南段,距福安城区43公里,主峰缪仙峰是闽东的两大高峰之一,海拔1450米,秀伟奇拔,是白云山首景。因白云常绕其峰而得名。白云山有十大景观,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只能领略其中的一部分美景。

上午9时许,我们从宁德市区出发,途经福安城区不久,就开始攀山越岭。汽车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盘旋,当攀至千米高山时,一大片美丽的茶园吸引了我们,这是白云山十景中之一的“十里茶香”,畅销东南亚和欧洲的“坦洋工夫茶”就产于这里。大家忍俊不住,于是下车拍照兼歇息。只见延绵十数里的茶山层层叠翠,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更是美丽诱人。

汽车来到一个村庄,这里有条宁德地区内最大的鲤鱼溪,我们又下车观鱼。一条七八米见宽的小溪里,一群群几斤重的鲤鱼在溪中游来游去。溪水并不深,大约只有一米左右。一位游客将手中的面包投到水里,鲤鱼立即游过来觅食。我们拍下了这个镜头,因为站位逆光,照片的清晰度受到了影响。我们在这里用过午餐后继续前行。

汽车继续行驶约20分钟后,我们到了白云山景区门口。景区开发时间不久,上个月开始售门票。进入景区后,换乘上景区车又前行了5分多钟。我们下车,沿着景区山路往下走,开始观看这次主要游览的地质奇观“石臼神韵”。


白云山风景区内存在的规模巨大石臼群景观,是景区十大景观中的重中之重,是人们到此游览的最主要看点。石臼群位于两峡谷之间,原来是一条飞流直下的山间溪流。近年在溪流上方修建水库被截流后露出了溪槽,因而发现了大规模的地质遗迹——石臼。经过组织专家考察,鉴定为罕见的地质景观,且独具特色,在我国南方罕见。


石臼群在溪槽里如上千个奇形怪状的岩洞分布着,个个神奇。有的形如聚宝盆,有的形如石瓢漏斗,有的形如双龙戏珠,还有菊花、天眼、蝴蝶结、乌贼上壁、鸭嘴兽、猫头鹰、金蟾等等,百怪千奇。据专家考证,这些岩洞是这里的花岗岩和酸性火山熔岩等基岩,在高山冰蚀作用下,岩石的洞壁表层发生了严重的塑性变形,其长英质岩石的洞壁表层形成韧性剪切带。冰川或冰川下形成的急流冰川融水,经历几十万年甚至是几百万年,携带石块快速流动、旋转(涡流)、冲击基岩磨蚀所形成。


这里的石臼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其韧性剪切带多出现在洞壁上,围绕洞壁方位不同而变化,而且只发生在岩面上很浅的一层皮,这是冰川作用特有的构造,即表皮构造。




这里的石臼很多,枚不胜数。其中九龙洞是石臼群中最大的一个洞穴,亦是白云山十景之一。全洞面积达数百每平米,其中洞厅面积达百余平方米,可容纳近百人周转游览。洞穴曲折幽深,进洞处彷如迷宫,游客在摸爬中前行。洞里高低错落,崎岖曲折。大厅洞穴为通天见光洞,洞深10余米,抬头可看见蓝天白云,上望洞顶形如一条大鱼飞天。洞穴千奇百怪,奇观迭出,令人久久不肯离去,出洞后仍然拍照不已。






白云山石臼群,是大自然的杰作,是罕见的地质奇观,堪称“世界奇观”和“天下一绝”。游览过九龙洞后,我们继续前行,观看景区内其他景观。一路上山峰雄伟挺拔,峡谷险峻幽深,我们在其间漫步穿行。


前方一片花岗岩石壁,受地壳应力作用,经流水侵蚀、风化剥脱及重力崩塌,岩体上形成一道道石墙,墙上密布着深浅相间的水蚀沟槽,犹如群瀑高悬,因而称其为“石群墙”,又称为“瀑布岩”。


前面一处的石臼,层层相叠,逐层逐级向上,因而人们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着“步步高升”。另一处岩石又像似猪蹄,这只猪蹄如果是哪位神人把它“吃”了,将会力大无比,行走如飞。


白云山不仅石头奇,而且山也美。望远处,山峦层层叠叠,奇峰兀立,挺拔峻峭,群峰竞秀。瞧近前,青山翠绿葱郁,红叶点缀,层层尽染,分外妖娆。



白云山还有美妙神奇的“佛光”,人间珍稀的“娃娃鱼”,主峰顶上的日出云海等奇观胜景,我们无缘看到。但奇特的石臼已经让我们赞赏不已!
白云山近年已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11年福安白云山还与屏南白水洋、鸳鸯溪、福鼎太姥山共同组建为宁德地质公园,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获得“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称号。
白云山,仙境般的景色!以秀丽多姿的山川风光,以独具特色的石臼神韵,将不断地吸引广大的海内外游客,倾倒在白云山间,流连忘返!
(写于2012年11月4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