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地龙
(2009-04-23 15:57:18)
标签:
地龙酒蚯蚓驴粪致富及其他杂谈 |
分类: 案牍 |
每当雨后,看到小区的路上经常的躺着三五条蚯蚓,粗如小指,感觉很奇怪,印象中老家的蚯蚓总是细细的,如灰色的毛线头,不知为什么城里的蚯蚓如此粗壮。有的甚至被车胎轧过,半截肉泥连着半截身体,难免瘆的慌。
不知道是不是年龄大了,人的胆儿也小了,竟然连看到蚯蚓也会引起一阵发慌,可以前并不这样。小的时候,从池塘边找出那根最挺拔的芦苇,慢慢地压弯它的身体,抓住头,看着芦苇身曲如弓,然后瞬间发力快速一拽,“叭”的一声,从根部断起,摘掉苇叶。从妈妈的针线筐中找出一根针,把尖放在煤油灯上烧,烧红的时候,用钳子捏住轻轻一弯再一弯,便成了鱼钩。再找几根鹅毛,剪下几截一二厘米长的翎,穿在妈妈逢衣用的线上,一头系起针做的鱼钩,一头系在苇杆上,一条钩鱼杆便告完成。
接下来的,便是挖蚯蚓。但钩鱼用的蚯蚓不能在一般的土里找,只能到搬开的水缸、掀起的石头下面找,一般土里的蚯蚓是灰灰的肉色的,水缸、石头底下的蚯蚓是红色的。灰色的蚯蚓我们把它叫臭蚓,鱼是不吃的。水缸、石头底下土里的蚯蚓是红色的,是香蚓,鱼才吃。当时边挖蚯蚓边想,这鱼儿可真精着啊,竟然能分出香臭来。
已经记不起扯断过几根苇杆、钓上几条鱼了,但对蚯蚓,却如刻在脑中一般,难以忘怀,因为,我与蚯蚓之缘还在继续。
当时,通过姨哥获得一条致富的消息,就是养蚯蚓,红蚯蚓。他说,蚯蚓另外的名字叫地龙,这红蚯蚓可不是一般的蚯蚓,是用来酿酒的,用红蚯蚓酿成的酒叫“地龙酒”,是保健酒,滋阴补阳,日本人喜欢喝,所以养红地龙是很容易发财的。于是,我们家也从姨哥那儿买回了蚓苗。
红地龙可不是一般的蚯蚓,骄气的很,养起来是需要技术的。因为是用来发家致富的,所以用砖砌起的池占了大半间堂屋。父亲小心地把家中毛驴拉出的屎蛋儿收集起来,摊在太阳下晒,一点一点的碾碎、抖匀,放进池中,这是红地龙最喜欢的东西。驴吃的是草,辗开的驴粪臭中带着淡淡的草香,用手一捏,松松软软地,想,这蚯蚓天天的躺在里面,肯定很舒服。
小地龙细如发丝,红红的一捧,把它们放到池中的驴粪上,不一会儿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地龙吃的是玉米面,每天早晚,都要掀开池上的塑料布,把玉米面匀匀的撒在上面。每当晚上喂食时,家人都会围上来,借着黄黄的灯光,仔细的寻找蚯蚓的踪迹。每当看到地龙那红红的身体,便会无比的兴奋,七嘴八舌的说开来,那是一家人致富的希望。
几个月后,已经蔚为壮观了。当快到喂食时,便能听到池中沙沙的声响。打开盖子,哦,眼前看到的是厚厚的一层红色!地龙已经长如一扎,团团的攀爬到上面,身体相互绞在一起,不停的蠕动。撒下的玉米面,刚刚还是一层金黄,转眼间就消失于无形。
地龙已经长大,到了收获的时候了。我们把地龙连同驴粪一起扒到空地,堆成一堆。蚯蚓怕光,都深深的钻到了下面。我们用手把上面的驴粪轻轻地捧走,地龙再次下钻,再把驴粪捧走,如此反复,不一会儿,就只剩下一大堆红红的地龙,紧紧的团在一起,肉肉如球。拿来口袋,把地龙装起,用自行车运到收货的地方。
完成了第一次出售,全家人都很高兴。
然而,还没等到拿到钱,坏消息便传了过来:地龙没人收了,卖不出去了,就是以前收了还没给钱的也不会再给钱了。
不甘心的父亲让四哥四处打探,得到的结果却是唯一:可能确实有地龙酒,可能地龙酒确实可以保健,可能地龙酒确实是卖给日本人的,但是,现在不知什么原因,日本人不喝地龙酒了!
姨哥赶了过不,说:“赶紧地把池拆了吧。”
父亲闷闷的抽烟,问:“这么多地龙怎么办?”
“扔掉吧!”
父亲看着自己的双手,搓一搓手指。我似乎还能闻到他手上散发着淡淡的驴屎蛋的怪怪的香味,指间有无数的红红的蚯蚓滑落。
家人除了默默地叹息了几天,便把这事儿放下了,没有人再愿意提起地龙的事了。
只是,每次看到蚯蚓,我都会想起曾经养过的红地龙,那条条的红,团团的红。
后来,我想过,这日本人真是讨厌,为什么好好的地龙酒,说不喝就不喝了呢?难道他们真的知道,地龙是用驴屎蛋养大的吗?
最后的感触,就是农民想赚一点钱,真的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