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思想文化交流 |
两位绝代佳人的全能比拼实录
(刘细君PK王昭君,刘细君更胜一筹)
1. 和亲时间。
A.刘细君远嫁乌孙国和亲是在公元前105年,汉武帝年间。
B.王昭君与匈奴和亲是在公元前33年,汉元帝年间。
PK结果:刘细君是被史学家们载入史册的中华第一“和亲公主”,时间比昭君早了72年。其历史地位非同寻常,故刘细君先得一分。
刘细君1:0王昭君
2. 身份地位。
A.刘细君的高祖是汉文帝刘恒,曾祖是汉景帝刘启,祖父是汉武帝刘彻之兄刘非,父亲是江都王(扬州当时称江都)刘建。
B.王昭君乃民间女子,应召入宫,身为宫女,一直被冷落,不受皇宠。最后为了和亲,才将其封为公主。
PK结果:刘细君拥有正宗皇室血脉,是名副其实的汉家公主,而王昭君是平民之女。此战刘细君胜。
刘细君2:0王昭君
3.入选原因。
A.刘细君派往乌孙和亲,乃汉武帝钦点,刘细君不得已而服从。
B.王昭君其时被皇上冷落,生活凄清,于是自愿挺身而出,要求前往匈奴和亲。
PK结果:王昭君更具有民族精神和牺牲精神,故此战王昭君胜出。
刘细君2:1王昭君
4. 美貌程度。
A.刘细君貌美如花、冰清玉洁,深得汉武帝的喜爱,芳名远播。然历史上对其美貌只有很少记载,没有详细描述。
B.王昭君在宫中做宫女之时,其“落雁”之容即遭众人嫉妒,汉元帝见之芳容,惊为天人,欲封其为“美人”留在身边而未果。
PK结果: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无疑占上风。
刘细君2:2王昭君
5.学识才艺。
A.刘细君精通典章、音乐、歌舞和礼仪。其在乌孙国所作之《悲愁歌》标志着我国古代诗歌已开始从“诗言志”向“诗抒情”回归,被称为历史上的第一首边塞诗,在文学上有着极重要的地位。并且刘细君还是琵琶的创造者。唐人段安节在《乐府杂录》中明确指出:“琵琶,始自乌孙公主造。”
B.王昭君才色兼备,她善弹琵琶,作有著名的《五更哀怨曲》,满腔幽怨,无限感伤,混合着浓重的乡愁与一丝丝的憧憬。其出塞途中所作之《怨词》更是肝肠寸断,千古流传。
PK结果:刘细君一人创下两项历史记录,可谓才华出众,若没有细君创造琵琶这一乐器,王昭君如何能弹奏她的《出塞曲》呢?因此,刘细君再得一分。
刘细君3:2王昭君
6.出嫁场面。
A.刘细君出塞,朝廷派了随从官员、乐队、杂工以及侍女等数百人,带着大量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等陪嫁妆奁,簇拥着细君离开扬州经长安向西进发。一路上,旌旗蔽日,鼓乐喧天,十分壮观,所过州县,无不迎送。
B.王昭君出塞之时,由匈奴人马和朝廷派出的卫护组成了庞大的队伍,浩浩荡荡地经过长安大街,沿途万人空巷,争睹昭君风采。
PK结果:整个朝廷及全国百姓对二人出嫁均给予了极大的重视,这一战二人打了个平手。
刘细君3.5:2.5王昭君
7.生活环境。
A.刘细君嫁至乌孙国,虽是西域诸国中较为强大的一个国家,但其无论是从地域范围、人口数、拥兵数,还是财力、物力方面,均不及匈奴。
B.王昭君所嫁匈奴国当时势力强大,汉、匈两族的边陲有30多个大小不等的王国,大多为匈奴所控制,因此匈奴的条件还是相对优越的。
PK结果:刘细君生活条件更为艰苦,处境比王昭君更为艰难,取得和亲胜利比昭君付出了更大的艰辛,刘细君此战稍胜。
刘细君4.5:2.5王昭君
8.忍辱程度。
A.刘细君在老国王昆莫在位之时,就转嫁给王位继承人,他的孙子岑陬军须靡。
B.王昭君在呼韩邪单于去世后,再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大阏氏的长子雕陶莫皋。
PK结果:二人均为大局考虑,含悲忍辱地服从了与中原的伦理观念相抵触的习俗。但是,昭君嫁皇子,细君嫁皇孙,细君所受之屈辱无疑更大一些。因此刘细君又得一分。
刘细君5.5:2.5王昭君
9.贡献大小。
A.刘细君嫁到乌孙后,用汉武帝所赐丰厚妆奁与礼物,广泛交游,上下疏通,做了不少工作。汉朝与乌孙一直保持友好,几十年和平相处。
B.王昭君在匈奴期间,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打这以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
PK结果:二人均为祖国边疆的和平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战不分高下。
刘细君6:3王昭君
10.社会影响
A.刘细君在历史上被咏及行状者,蜻蜓点水型的只有几人,包括王维、李颀以及民国初年的刘师培等。
B.王昭君因为被归入“四大美人”之列,更为文人墨客所喜欢。为她作过诗的有白居易、杜牧、杜甫、李白、王安石、欧阳修等,另外还有宋朝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卷五十九《昭君怨》、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曹禺和郭沫若的两部同题剧本《王昭君》、翦伯赞的长诗《游昭君墓》等。
PK结果:刘细君明显处于劣势。
刘细君6:4王昭君
敬请阅读戎戎另两篇登上新浪博客的相关博文:
中华“第一和亲公主” 刘细君——
先嫁爷爷,再嫁孙子的扬州美貌才女
http://blog.sina.com.cn/u/43ae7b1e0100059j
揭秘!“扬州美女”是这样制造“出”来的
http://blog.sina.com.cn/u/43ae7b1e01000577
后一篇:一位旅欧女华人的情爱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