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体验式零售

(2017-10-07 18:39:04)
标签:

杂谈

​文 / 黄 若


相信大家在不同的场合,或多或少都有体验过“体验式零售”,而最近出现的盒马鲜生、缤果盒子等等,就是以线下以体验式零售为主打的业态。


体验式零售并不罕见,其1.0版本就是开放式经营,比如,100多年前的欧美,30多年前的中国,那时商场的柜台式零售。


而真正大规模的开放式零售,是战后,以kmart、沃尔玛为代表的连锁式零售,这种开放式零售给了人们一种全新的购物体验,顾客可以随时接触商品,可以对商品进行挑选和比较。


随着进入互联网时代,电商的兴起,另一种以体验为主的店面兴起。而这种店面的兴起正是由于电商的“不可触摸”性导致的,用“隔山买牛”来形容电商最形象不过了,顾客通常是仅凭网站的信息去购买商品的。


优点:便利、商品丰富,不受地域限制。

缺点:购买的时候没有即时性的触摸感体验。


所以,电商发展的早期阶段,也就是2007年左右,出现了一些电商体验店,通常这些体验店大多是开在写字楼里,经营的主要是钻石、珠宝、化妆品、身体理疗仪、减肥仪、血压器等等相对比较高单价的产品。


因为消费者在下决心购买高单价商品之前,是希望能够看到、试用后,再决定是不是符合自己的需求。


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是,商品的单价越高,购买的决策树就会越长。


例如,买瓶可乐的决策时间可能是10秒,买钻戒这类高单价的商品时,决策时间可能就是1个月或者更长。而这种体验店就可以满足消费者在大额消费之前感受到商品。


由于通过互联网吸引来的用户,所以,开在1楼还是15楼,本质上并没有太多区别,如果开在写字楼,还可以省掉很多租金,毕竟,不是靠的过往人流。


这个尝试就是早期针对电商特性而起的,后来体验店又有了什么不同呢?敬请收看下期的《黄若观察》之体验式零售<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