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2021-07-05 07:52:07)
标签:

文化

旅游

历史

杂谈

分类: 游走千山万水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乌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国内著名的江南水乡,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多年的建镇史。

乌镇历史悠久,据近郊古文化遗址考证,约7000多年前,就已经有先民在此地繁衍生息。春秋时期,乌镇是吴越边界,吴国在此驻兵,以防备越国,史称“乌戍”。秦汉时期,以车溪(即今市河)为界,西为乌墩,东为青墩。宋朝为避皇帝名讳改为乌镇和青镇。1950年,两镇合并统称乌镇。

乌镇地处太湖流域,毗邻京杭大运河,水系发达、纵横交织。因此,常有水贼袭扰。镇上居民用铁棍、木竹等分别在东西南北设立栅栏,夜晚放栅,白天升起以便于船行,整个乌镇由此便分为东西南北四栅。其中东栅景区为最早开放的景区,西栅则为最大的景区,南栅目前正在开发,北栅尚未开发。

乌镇景区,有着“日游东栅,夜游西栅”之说。因此,我们首先来到了东栅。东栅景区较小,一河两街便是全貌。由于开发时当地居民并没有被搬迁,因此一座由老街、祖屋、水阁、廊棚构成的原汁原味的古镇得以完好保留下来。

走进景区,急急地奔向河边,淡绿色的河水波光粼粼,灵动清秀。正值初夏时节,河边柳丝低垂,随风摇曳,又将河水染成一片深绿。河水两岸一座座古屋黛瓦粉墙高低错落、枕水而居、古朴宁静。水面、岸边、绿植、民居,360度全方位无死角,目之所及皆为幅幅清秀宜人的图画。难怪,出生在此的矛盾先生常常会到河边看水,一看半天,一动毋动;难怪,来过的人会将这里称为梦里水乡,一见倾心,终生难忘。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面较开阔的地方叫作财神湾,供来往船只调头。一艘木船停靠岸边,高高的桅杆上插有一根硕大的毛竹,喻“蚕花竹”,这就是高杆船,又叫“蚕花船”,每天定时表演,是人们祈求“蚕茧”丰收的一种传统文化活动。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乌镇东栅有着博物馆古镇之称,经过逢源双桥,走过财神湾,一座座博物馆、店铺在古镇青石板小街两侧依次铺开。香山堂,一座老药房,许多影视剧在此取景。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江南百床馆,收藏数十张明、清及近代江南古床精品,用料考究、精雕细琢、工艺精湛。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江南民俗馆,展示了晚清至民国时期乌镇民间有关寿庆、婚育习俗以及岁时节令等民俗,以实物、蜡像、图片等展示民间穿着习俗、江南水乡节俗。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余榴梁钱币馆,同为乌镇人的余榴梁先生是钱币收藏大家,收藏世界上2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历代钱币26000多种。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江南木雕馆,取材丰富,雕刻大气华美精湛,尽显木雕文化的博大精深;宏源泰染坊,影片《似水年华》主场景,镇上出产蓝色印花布的地方;矛盾故居,文化巨匠矛盾先生的卧室、书房、餐厅等,家具与布置依然是当初居住时的样子。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镇中心有一座道观,即修真观,北宋张洞明创建。道观对面是一座古戏台,初建于1749年,1919年修缮。今天,戏台上仍然上演着一出出古今大戏。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兴华桥,无论水乡、古镇,这都是极为少见的“大桥”,长度够长,桥面平坦开阔,柱础精雕细刻。载满游人的乌篷船来往穿梭,我站在桥上拍游船,游船上的人们在拍小桥,你在我的画中,我是你的风景。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木制格窗中不传来笑声,人们在惬意地享用着古镇特有的美食、小吃;小桥上、廊棚下,悠闲漫步的人们好像在画中游动;高高的马头墙显示出古镇曾经的气派。

斑驳的木门,残败的砖瓦,那是久远时光的深深烙印,也是具有7000年历史古镇最古老最迷人的风韵。临水而居、推窗面水、跨水而行,水与乌镇相融共生,水赋予乌镇灵性柔情,使乌镇人才辈出,世代兴盛。

坐在廊下的美人靠上,静静地看着小桥流水人家,不知谁家窗前的几盆小花都那么令人心动。

这是最后的枕水人家……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水乡古韵,千年乌镇——华东五市行(十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