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舌尖上的四季 |
清晨,睁开眼睛,翻看手机,几个圈竟然都有着“今天十五,要在家躲好……”的善意提醒。毫无疑问,这是俗语“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的演绎版,亦或是延伸版搞笑版吧。
躲,疫情战略之躲,妇孺皆知无需赘言。
农历正月十五,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因农历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这就是“元宵节”的起源。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元宵节又被叫做“上元节”。汉武帝时期在这一天要祭祀天神,唐代起,元宵节张灯干脆成为法定。从此,每逢上元之日,元宵佳节,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人们走出家门,涌上街头,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更有舞狮、扭秧歌、划旱船等民俗,庆祝五谷丰登,希冀新年的美好。
每年,城市的各大景观均设有花灯会,主题不同,风格迥异,今年更不例外。虽然疫情阻挡了人们赏灯的脚步,但封存于心中的花灯何止千盏万盏。
特殊时期,难得的假期,家人团聚,开心的方式又何止于赏灯?比如美食。
传统习俗中,这一天要吃元宵或汤圆,后来又渐渐加入了饺子甚至大餐。
早餐煮了汤圆。盛在碗中,吃进嘴里,热热乎乎,软软糯糯,菠罗馅的甜爽,巧克力的醇香,都那么恰到好处,令人唇齿生津。
接下来开始准备正餐——饺子。在中国几乎所有的传统节日中,还有什么会比饺子更有仪式感吗?
日前的涮肉口舌留香,因此,今天的饺子馅选用了清清爽爽的素三鲜——扇贝、海虾和韭菜。
韭菜洗净、控干、切碎,然后撒油适量锁住水分;
海虾剥壳,去虾线,加盐、油适量,轻拌;
扇贝肉洗净加盐、油适量,轻拌;
三种食材一起搅拌成馅,和面擀皮,包成饺子。
水开下锅煮饺子,三开三点,再开盛盘上桌。
饺子上桌,老公的几道小菜也齐活了。
一颗颗山楂,红红的、圆圆的,晶莹剔透,乍看,像极了一盏盏小灯笼;
仙贝、海虾令饺子的档次一下升级到了豪华版。饺子内涵之丰富以及味道之鲜美,恐怕只有亲自尝试方可一探究竟……
美食,令人饱腹、轻松、愉快。
花灯,心中品赏,更加开心、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