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佳话

(2022-09-01 23:11:04)

十年前喜获一只道光粉彩笔筒。绘三个人物:一儒生,一和尚,一道士。

直觉地认为是三酸:苏东坡,佛印,黄庭坚。

画面很特别,和尚居中,呵呵大笑,儒生道士一边一个按着他的秃头,揪他的肥耳朵。调皮捣蛋如三个半大孩子。生动之极。

儒释道三教合一,题材常见。表现方式却如此地不拘一格,似乎绝无仅有。

匠人画瓷,多依据前人粉本施为,不会凭空创作。所以我认为应该有更早的纸绢作品存在。或者已然散佚,或者因我孤陋而不曾得见。

很喜欢这只小笔筒,常常取在手中把玩。

将那胖和尚作了我微博头像,永不更改。

今日看这三个瓷上人儿,心中一动,感觉不是三酸,是三笑。

虎溪三笑。

也是儒释道三教故事。

儒生道士相约去庙里找和尚聊天,相谈甚欢。晚间辞别,和尚送儒生道士出门,一路聊兴未减,不觉将二人送过虎溪。和尚有规矩,送客不过溪。今日聊天忘形竟然送过溪来,破了规矩,三人呵呵大笑。遂传为美谈。后人在溪边立三笑亭作为纪念。

这个故事比东坡等人故事早很多年,发生在东晋年间。人是陶令慧远陆修静,庙是庐山东林寺。看我这小笔筒画面气氛,更贴近虎溪三笑故事一些。

故事未必真,可能是后人的杜撰。有人考证,陶令与慧远陆修静并非同年龄段人,除非时空倒错,不可能聚在一起聊天。不过,也不可较真,姑且信它便了。

千秋佳话,所传递的只是一个美字。

所以,不必刻舟求剑。

 佳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贴黄
后一篇:蜩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