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来还有这样的瓷器

(2022-08-14 14:55:50)
初学老瓷,看到什么都新鲜。青花,粉彩,五彩,单色釉,高古瓷,等等等等,各类品种,初次见识,都很迷人。但从不感觉意外。它们似乎都是这个世界的天然存在,早就在那儿了,只等我来发现而已。惟有碰到浅绛彩才怔了一下:咦,原来还有这样的瓷器。
不是一般的浅绛彩。一般的浅绛彩早就碰到过了,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应该还算粉彩,在粉彩的基础上吸纳了一些浅绛手法,稍有变化罢了。有时候份属粉彩还是浅绛还真说不清,并未改变商品瓷的属性。让我意外的是早期浅绛,是浅绛发生之初文人们在瓷上信手挥洒的游戏笔墨,是或自娱,或赠人,随心所欲,逸笔草草,将文人画画到瓷上又因瓷的特性而使其艺术魅力尤胜纸绢的那些奇妙飘逸的作品。它的主体几乎不是瓷了,也不是画,是瓷与画最完美的结合。是另一种东西。是一种高度,后世几乎难以逾越。
并没有耸人听闻,我一直就是这么认为的。
最早是得到一套梅花幢。惊喜之余,拿给王导演看,他和我说了一样的话:咦,原来真有这样的瓷器。
王导演玩老瓷早我二十年,开了小店,算行家了。过眼好瓷无数。看到这套文人气质十足的幢儿,也愣了,求我放他店是展示一周,让过往客人开眼。我哪里舍得。抱走幢儿,拍了一套照片洗印出来,送给他放在店里现宝。
这么些年,无论鉴宝台,拍卖场,古玩城,茫茫地摊,各种场合,游走其间,很难看到一件像样的浅绛。
凡圈外人看到我手中的浅绛,总要眼珠子放大,说,咦,原来还有这样的瓷器。
是啊,出乎意料吧。
一般意义的浅绛,我称之为类浅绛,因要作为商品货卖,模拟文气,实则匠气十足的东西,存世量不小。其中有精品,现在也很上价了。
真正让人眼珠子放大说原来还有这样的瓷器的好浅绛,寻常看不到。但若入了浅绛圈子,想看还是容易的。所谓入我门来一笑逢。未能入门,瞎撞可不成。
一般而言,我们认为浅绛从同治滥觞到民初敛迹,存世不过四十余年而已。我眼中的浅绛,则只有同治到光绪初的十余年不到二十年。之后文人气质淡化了没有了,就不是浅绛了,虽然看上去很像。我的类浅绛就是这个意思,徒具其形,似是而非。虽然亦可藏玩。
凡老瓷都可藏玩,一个老字管总。
初学时老玩家们常说,总有一天你会迷上高古,或者单色釉。这是规律。其它都是浮云。
我没有。我破了这个规律。我只可能迷浅绛。
十多年,一路走下来,我很少左顾右盼,就是笔直向前只奔浅绛。
哦,忘了,我还迷画美人的细路粉彩。着实妙不可言。
拿到绘十二金钗的粉彩器,我也曾脱口而出,原来世上还有这样的瓷器。
精绘细描与逸笔草草,在我这儿一点不矛盾。都喜欢。

原来还有这样的瓷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嘆息
后一篇:算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