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中央蓄了雨水。
也不都在中央。有的荷叶边上凝了雨珠子,有的雨水碎碎地撒满整个叶面。
荷叶之绿,我们都晓得,不必形容;荷叶上雨水之晶莹清澈,也不消形容。
因荷绿哑粉,不沾水。所以蓄水折射银光。
雨下大了。不一会儿叶中水满,盛不住了,于是弯腰倾倒。那银水,又觉得是翠水,哗地一声落入塘中。
你倾我倒,此起彼伏。
这个声音好听。
风来,吹翻一塘翠叶,于是一齐倾倒,便为合奏,形成声势,更好听了。
水都倒光了。不怕,雨势很大,一会又盛满。
残荷听雨,那是无奈,没辙,只好那样。大冬天里,听个聊胜于无。
怎及雨打翠叶,动听之极。
雨一直下,敲得荷叶劈啪响。带雨娇花,珠泪滚滚,让人看了心疼。
忽然出了太阳。
乌云镶了白边,山林处一块青一块紫,阳光淡金,蒲叶凝了无数水珠,闪闪烁烁。
想起小时最喜欢的课文,王冕画荷花。不知现在课本里还有没有。儒林外史是我从小到老一直认可的书。那年在长沙地摊购得一本旧的,没事通读了好几回。今儿回家又找出来翻看,只看王冕那段,仍觉得好。
太阳偶尔露脸的这一小会儿,蜻蜓和蝶儿都出来了。蝶儿翻飞,蜻蜓歇到荷梗上。
荷花,嫩红粉白,莫不洁净清新如初,不染纤尘。
色彩饱和度恰到好处,增一格则艳,减一格又素了。
只能看到眼睛里去,相机与手机皆不可替代,它们终究不可以完全真实地再现眼前的一切。
昨天曾有一只茶黄色小鸟落到荷叶上,急忙追拍,正对焦间它飞掉了,连呼可惜。今儿故意又去看那片荷叶,感觉它还会来。说来甚巧,它真的在那儿。趁雨歇的间隙飞出来的吧。急忙逮住。原来是只山鹪莺。眉眼拍清楚了,质感差点,但也算新拍到的鸟之一种,蛮开心。
行文至此,觉得题名可叫翠荷听雨。
将听还原成聴。毕竟耳朵的事,怎么就弄到口上去了。
口之聒噪,于今甚嚣尘上,糟心得很。
躲到野塘边上听听雨敲荷叶的声音,或者能找回本来的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