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化 |
没有风,湖水像一面镜子,倒映天光。
天光在湖绿上镀了一层银灰。鸟儿在水面划过。喜鹊,灰喜鹊,斑鸠,夜鹭和白鹭,野鸭……低头看鸟比仰着脖子去看舒服多了。低飞的大鸟蓦然俯冲,慌忙抬头望天,举起手机抓取。多半来不及,眼看着它们落到对面的枯苇丛中,隐匿了身体。
然后叫唤起来。水鸟叫声宏亮,在湖面回荡,有共鸣效果。你以为那是好大一只鸟,实则只是瘦瘦的黑水鸡或者某种小型的野禽。因为看不到它们,便觉这叫声很神秘,生出搜寻的冲动,想看看它们究竟是个什么模样。却总是徒劳。手机虽可放大很多倍,却根本帮不了我。
常见的几种水禽倒是常在眼前。无非黑水鸡,小鸊鷉,夜鹭。夜鹭很静,凝固在草丛中,或者稳稳立在独木上站桩。春时的夜鹭已经不再是亚成体的麻褐鸟,换了新装,羽色灰绿,脑后拖着长长的白色羽冠,庄重而滑稽。黑水鸡鼻梁愈发鲜红。小鸊鷉脖子又泛起紫红色荧光。有一只绿脖鸭在远处一隐而没。所有的这些,一定要站下来用心去看才能发现。若只是草草扫一眼,湖面仍只是那一面光溜溜的银镜,别的什么都没有。
沿湖走一段,看到一片荷梗。荷叶烂没了,剩下全是梗子,偶见一两只黑莲蓬倒在水中。折腰的荷梗千姿百态,加之水光倒映,便构成大大小小的三角形和多边形,格外有形式感。用手机放大了画面慢慢扫描,想发现一点什么,比如翠鸟。却一无所获。屏中呈现的图景挺漂亮,但没有按哪怕一下快门。被荷梗迷住而惊叹的日子已然远在十几二十年前,水中枯梗年年如是,再拍也翻不出新鲜花样,就这样看看算了,不必留影像。
有时,水面平空漾起一圈水波纹,那一定是被鱼儿搅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