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御窑厂记

(2006-04-20 10:45:13)
      中午时分,我们打车来到御窑厂。
    厂前临街,立着极轩敞大气的门楼,青墙黛瓦,斗拱飞檐,一看就知道是花了功夫新做的。心中便怀着期望,以为门里一定藏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可供我们参观。
    进门却就失望了:只是一个旧院子,有一些破旧的房屋,绿地上荒草丛生。白花花的太阳光下,只站着我们两个人。心在喧哗闹市中寂静地荒凉着。
    我们的左手边,用白墙圈起篮球场般大小的一个院子,顶上罩着有机玻璃天棚,铁栅栏门紧锁着──这应当就是旧窑的遗址了。但如何才能进去看看呢?我只好喊一声:这儿有人吗?一幢小屋里传出女人的声音:这儿有我──是一个穿黑衣的中年女人,大约就是这儿的管理人员了。从她的口中我们得知,白墙的确圈着御窑,可以参观,门票十五元一张;除了这一处旧窑址,另有一片新开发的老民居和龙珠阁可以参观,单独买票也都是十五元,不过可以买联票,三处合起来就只要三十元了。看我们犹豫,女人也没有鼓励的意思,似乎我们不买票是天经地义的,买票倒是意外了。她指点了我们几个在景德镇必须参观的景点,又说后面的龙珠阁有御窑出土的明代瓷器残片展览,是可以看一看的,还指点了去的路径。她的热情倒很让人感动。
    沿着小路穿过那些破旧的房屋,走上大道,看到一角飞檐斜斜的伸向蓝天,这就是龙珠阁了。这座新建于一九九零年的楼阁,外表与别的江南楼阁并无大异,一般的红墙黄瓦,气势不凡。花三十元购了两张票,拾级而上,进入大门,有人懒懒地起身,看了看票,示意我们可以参观了。我们便兴冲冲地进入阁内,去看那些老瓷器。
    那是一些明代官窑器的碎片,被研究者们尽可能地复原并按年号排列起来展览给我们。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青花斗彩,当然还有那些白瓷和青瓷,都能让人着迷;每一件器物,每一块瓷片,都能让人痴痴地看上半天。数百年的岁月消磨,瓷上的釉水渐渐地黯淡,然而愈是黯淡便愈呈现出温润沉着的光彩,耀亮了人心深处的幽暗。明成化年间的斗彩器,是带着一些传奇意味的,那些彩色斑斓的斗彩残片,让我们赞叹不已。慢慢地,从一楼看到二楼,二楼看到三楼……及至看到顶楼,却已经没有展览了。顶楼是空置着的,四面窗户多有破损,天风徐来,拂面清凉。楼中央复扣着一口铜钟,轻轻叩击,嗡然有声。走到窗前朝楼下看,入目是一片黛色的老房顶,层层叠叠的青瓦复盖了沧桑岁月。这是典型的江西民居。也许,还有一两年,两三年,这些房子便要拆去──现在已经是在拆着的。此时我们眼中的风景,也将只存在于记忆之中。
    爬楼爬累了,在一间小房的藤椅上小憩。整幢楼阁阒无人声,静到了极处。憩罢慢慢下楼,亦再没有看到一个人;只是到了一楼,才发现偏殿里有一个工人席地而卧,睡得正香。工具堆里,他用来盛泥子的器件,竟是一只青花小杯。弯腰将小杯拾在手中抚摸,想抠去杯上粘着的泥子,工人却醒了,于是向他讨要,他死活不给,说这杯子是他偷偷拿来使用的,就是给了我们,我们也带不出去──因为这里管得很严。
    走出阴沉沉的楼阁,外面阳光明媚,这才看到几株香樟绿得可爱。是老樟树了,应该也有一百多岁了,浓浓地铺着一地森碧的荫凉。树下的甬道,竟夸张地用青花釉里红碎片攒着大朵大朵的瓷花,这也就是瓷都才可能出现的景致,真想抠起一片来珍藏。春的嫩嫩青草丛中,有一些瓷片闪光,拾起来看,竟也是明代的──须知这小小的土坡便是赫赫有名的珠山啊。山的一麓,没胫野草中,淹没着一堆垫饼,这是用来垫烧瓷器的小瓷饼儿,也是明清的玩意儿。饼堆上还放着一些烧粘在一起再也无法分开的青瓷碗,都是旧时烧废了的器物,陶瓷专家们瞧不上眼的东西,在我们眼里却也是宝贝。四顾无人,便一个人在樟树下望风,一个人下到野草丛中去拾宝。拾了几片小饼,几片碎瓷,还想抱走一堆碗,实在是太重,抱不动了,也怕被工作人员发现,只得放弃。两手沾满了珠山泥,匆匆将拾来的宝物塞入包中,心里疯长着想喊出来的快乐。而阳光下的龙珠阁,还是一片碧绿的恬静,仿佛睡着了般。
    登龙珠阁,这才明白从御窑厂大门直到龙珠阁,这一片其实都是从前御窑厂的范围,于是再从原路返回,去寻找旧痕迹。还是在一片荒草中,看到有一块石牌,告诉我们那是宣德蟋蟀罐的出土处。流光无情,不但是明代的痕迹杳不可寻,就连九十年代新立的牌子,也已经淹没在蔓生着的植物中,灰线草蛇,难觅踪影,清风明月下,触目是凄伤。隔墙的声色犬马,绿酒红灯,演绎着俗世的热闹,人欲之下,御窑器炙手可热,早已被炒到了天价,它的本质却终只是泥土。爱它的人,如我们,却并不曾留意它价值几何,只从泥中抠出一块碎片,轻轻拂拭,细细把玩, 便由此拥有了无穷的快乐。

御窑厂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繁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