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8日

标签:
美食面食跳舞的苹果健康 |
华丽转身的老北京炸酱面
北京人大气、幽默,平时说话就跟说相声似的,透着亲切随和。
所以当有人问我是哪里人时,我就告诉她:“俺是混血儿!”当听者露出惊讶表情之时,我就呵呵一笑,“我妈是北京土著,我爸是云南移民。”
噢,原来如此啊!
对我来说,我的故乡就是北京!不只因为我在这儿生这儿长,还因为我爸的老家云南我一次都没去过。原因在于,我的爷爷奶奶在我爸10岁时就去世了。我爸随他大姐和大姐夫(即我大姑妈大姑父)辗转来到北京,并在北京上学、工作、成家。爸老家也没有什么亲人了。所以对于老爸来说,北京就是他的第二故乡,所以北京对我来说更是名正言顺的家乡啦!
北京不仅是文化、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更是一个美食汇集地。全国各地的特色美食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即便如此,北京本地的食品也是数不胜数。光是面条,就有各种不同的做法。
最著名的老北京炸酱面是首屈一指的,今儿个我就把它做为开篇来介绍一下。
老北京的炸酱面实在是太出名了。以致于各都能找到它的身影,而它的做法也越来越被改造成适合地方口味或者个人口味了。但万变不离其宗,不论如何演变,最主要的酱还是不能缺的。
炸酱面所用的酱是黄豆酿造而成的。在做炸酱之前,要看酱的干稀程度来适当加水,将其调的稀稠合适再进行加工;所用的肉最好是肥瘦四六开,最次也要三七开。因为黄豆酱很吃油,油放少或者油脂少,酱吃起来不但不香,还有北京话儿常说的“酱毛子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豆腥味;此外,熬酱的时间和火候也很重要。熬酱不能着急,要小火慢熬,还要用勺子不时地沿着锅边推,使酱能够在锅中始终处于活动的状态,这样才不至于熬干,熬糊。熬干的酱不好拌面,熬糊的酱更是有种苦味,也失去了酱香和肉香;最后还想说的是,如果想吃口嫩点儿的肉肉,最好是自己将肉切成小丁,煸炒出油成熟后,盛出,待酱熬好时,将肉丁重新倒回锅中,搅拌均匀即可食用。拌面,大葱蘸酱都是极为美味的!
再说一段小插曲!
我老公是江西人,大学毕业来到北京。听说北京的炸酱面那叫一个香,特意跑到某著名的老北京炸酱面馆专门吃了一次。结果高兴而去,败兴而归。后来我俩认识了。有一次我对他说北京的炸酱面好吃极了,我家要是俩礼拜不吃一次,简直就受不了。他说哪儿有那么好吃啊!一般般!我说那就让我妈做一次让你尝尝真正的老北京炸酱面呗!当时他那表情我还记着,是那种不屑一顾并带有轻蔑的样子。结果您怎么着!到我家后,酱还没熬利索呢,他就跑到厨房来看了,原来酱的香味把他吸引过来了!面条是老妈做的手擀面,筋道软滑,与那些“面码儿”搭配起来,诱人、清爽、味道醇厚!我老公(那时还是男朋友)一连吃了两大碗,连连称“好吃好吃!”饭后他感叹到:“这才是真正的老北京炸酱面啊!味道确实比面馆里的香呢!”到如今,和老公结婚14年了,他也早就爱上了炸酱面,也是俩礼拜不吃就想的慌呢!
面馆里的炸酱面为什么没有家里做的好吃呢?简单的分析就是,面馆里是大批量熬酱,为了抢时间,酱没有熬到位就盛出来了,完全是靠味精鸡精来提味儿,而咱自家的酱是小锅慢慢熬出来的,味精鸡精咱都不放,只有几个简单的葱姜盐酱油就能熬出地道的炸酱来。归根结底,因为这是爱的味道呀!
炸酱面所用“面码儿”可以随意些。焯水的白菜,豆芽菜、青蒜末、萝卜丝、黄瓜丝均可。一年四季,有什么就吃什么,最不济的焯点白菜来两头大蒜也能吃得香香的。吃炸酱面不建议放醋,因为醋的酸味很容易将酱香压住,虽然很开胃,但去失去了炸酱的本真味道。辣椒油可以适度根据个人口味增加一些。
先来看看炸酱的制作过程吧!
材料:稀黄酱、肥瘦肉丁、葱、姜、植物油、 盐、酱油、清水
制作:
1.
2.
3.
4.
5.
6.
7.
8.
面条的制作
面条可宽可窄,可粗可细,但个人认为粗一点的面条吃起来更带劲儿!
首推手擀面,因为面条经过制作前的饧一饧,更加滋润,软而筋道。
手擀面面团需要硬一些,放在案上用大擀面压按压并擀成大薄片,经过几次折叠,用刀切成。
我老妈已经70多了,家里4口人,让她老人家做如此大体力的工作,现在有些力不从心了。我呢,由于几年前左侧身体做过一次大手术,导致左臂不能用力,所以这个巨大的工程我也完成不了。 又由于我又想做个有些创意的炸酱面,想把面条做得长长的更有利于后期的完成,所以就先把老姐家的九阳面条机借来一用呵!
材料:中筋粉,清水,2克盐
制作:
1.
2.
3.
4.
5.
6.
平时家里吃炸酱面不会摆出如此花样来,几种“面码儿”分别各自一盘,随自己的口味来取量,辣椒油和大蒜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做了一段烘焙,想借鉴一下西方餐桌上的摆盘,想把亲民的炸酱面也做出高大上的华丽丽的模样,故此!
也正因此,发现了一个秘密。刀功好不好,关键不是人,则在于一所好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