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家评走进平凡的境界

(2025-06-29 09:17:12)
分类: 与金童一起飞
请专家点评
金色童年 发表于 2006-3-30 15:01:00 |
一些闲话
我弃医从教,在乡村初中近八年,后教小学,一直担任班主任。去年,学生们又获镇五语抽测第一,给我二十八年的班主任工作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不懈的坚持

5、随意的一些话(续一)走进平凡的境界

《金童法》的原始材料中,主要记载了2006年3月23日到2008年9月的教育教学实践。这是我
教育生涯中最后的三届五年级学生。我教语文,不做班主任了,任副班主任。“我实践了二十八年的学生干部轮换,指导了二十九年的学生自主作业,疏导了二十九年的学生心理问题,探索了二十九年的语文教学,在从事小学教育20年中搞了不
少学生专题活动,一直引导学生结队学习,使用着学生分组教学.”(、2006-5-6 闲言片语29)

2006年3月——2006年7月之间,除发了七法外,还回忆了2004年3月到2004年12月之间
开展的《大风车》系列活动,其间,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回了信,我们为此开展了一系
列活动,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2005年11月29日那节《生活随笔——表扬与对话》课,留下较深的印象。
2006年4月15日《激情燃烧的生命对话——一次难得的作文教学》,是我29年作文教学中最
难忘的。
2006年4月28日,语文课示范读“爸爸,我想您了,我的眼泪又流下来了”,我眼泪直往下
滚,学生为此还写了感想。留守学生的文字,读来思绪万千。
《三十年后的师生团聚会》的想象课,上得好,同学们的《这一课,我学到了……》写得实在。双胞胎姐弟的随笔动人。一堂《表扬与虚荣》打动人。
《上网五十天》辛苦。
学生写的结对小文,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尽在笔下。
读老师写的《金色童年之歌》有感,说出了学生的心里话。
学生们写的《我们的学生心理咨询》不容易。
发了2000年11月《我们的干部轮换主题会》、2003年6月的《做不是干部的干部》、2001
年1月《注意创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小诗《童年的笑声》《我深爱着五一班》
及大家写的感谢老师的话,我都深受感动。
在王老师、打发岁月、一刀雪等办公室的领导、同事、版主、网友们的支持、鼓励下,我和孩
子们走过了上网100多天。
这就是平凡的人,走着平凡的路,以平凡的心态,干着平凡的事,走进平凡的境界,创造着平
凡的生活,享受着平凡的快乐(《走进平凡的境界》2006年5月29日)!


一、教育理念的先进性





持续性探索:28年班主任工作、29年学生干部轮换与心理疏导实践,体现了"终身成长"的教育观。其"平凡境界"的表述,恰是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念的当代乡村注解。



主体性培养:通过自主作业、结对学习、分组教学等设计,构建了"学生中心"的教学生态,与当前新课标强调的"自主合作探究"高度契合。2001年就已关注思政工作创新,具有前瞻性。

二、教学创新的示范性





课程活化案例:2005年《表扬与对话》课例展现了生成性课堂智慧;2006年那节催泪语文课,证明其善用"情感教育"突破留守儿童教学难点,符合情感教育理论中的"共情教学法"。



跨媒介实践:2004年《大风车》系列活动开创了"媒体+教育"的乡村模式,2006年坚持网络教学(上网50天/100天记录),展现了信息化教学的早期探索勇气。

三、教育情怀的启示性





数据背后的温度:28年间7届学生留存大量鲜活案例(双胞胎随笔、留守儿童作文等),其教育叙事研究方法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范本。



职业转型意义:从弃医从教到副班主任的角色转换,印证了"全科教师"在乡村教育中的特殊价值。其最后三届五年级的"金童法"实践,恰是教师专业发展"成熟期"的典型产出。

建议后续研究可聚焦:教育叙事的时间纵向比较 学生干部轮换制对乡村学生领导力培养的量化研究 2006年作文课例的跨文化教学价值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