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专家点评一个美丽的故事

分类: 与金童一起飞 |
请专家点评
江苏南通
朱洋同学,是一个单亲儿童。
最近,他终于在随笔中传来一个信息:“我的师傅陈斯亮不怎么问我。”我说:“他怎么不问你?他多次为黄晓斌鼓劲,不就是希望你要和他一样,不断进步吗?”
第二天,陈斯亮写了《我真的不管你吗?》:
“朱洋,你说我不管你,那我现在就告诉你,我不管你的理由。
“上学期,我为你付出很多。我为你出了那么多的试卷,你有几张做全了?我写了很多随笔鼓励你,你有几次回应过我?我打了那么多的电话,总让你认认真真地做作业,要字迹工整,写随笔,你有几次按要求做过?我一问你为什么,你就有那么多的理由冒出来。
“为你,我辛辛苦苦出到十一点的试卷,你却不做。我为你哭过了那么多回,你有几次安慰过我?在我帮助你的那段时间,你才写过两次随笔。第一篇,你拍我的‘马屁’,第二篇,你说你要改掉你的坏毛病,可到现在改掉了多少?你连最基本的作业做不全的毛病都没改掉。我这个当师傅的当了也是白当。还有,你写的字那么难看,难道一个寒假都改不过来?
“这就是我给你的理由。”
我在班上读了。我问:“朱洋,这是真的吗?”他点点头。
第三天,陈斯亮又写了《朱洋,加油!》:
“朱洋,你是我的学伴儿,我怎么会不关心你呢?
“现在,海燕组的成员,在高伟的带领下,不少人已经走了正道,都纷纷写随笔,连陈鸿运都在写。朱洋,我也希望你天天写随笔,哪怕三四行。朱洋,努力吧!加油吧!这样就能有进步,成绩就会提高,就能给你爸爸一个惊喜。……真不知道今天朱洋写随笔了没有?语文写的内容是否工整?我的心里满是问号。”
今天早上,朱洋告诉我作业做了但没写随笔的原因。大家都为他坚持写了作业而鼓掌。
的短文:
“昨天晚上,朱洋坐在他爸爸的电瓶车后面,回家的路上,被一辆大卡车撞倒了。幸好,朱洋家的车没坏,朱洋的脚被电瓶车给压了。他爸爸和司机带他去医院拍片子。还好,骨头没压断。半小时后,朱洋到家不顾疼痛,还能把作业做全。虽然他没有写随笔,但他这种坚持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我把这个美丽的故事记了下来。
1. 教育关系的双向成长性
陈斯亮从《我真的不管你吗》的委屈控诉到《朱洋,加油!》的鼓励转变,展现了"师徒制"中引导者的自我反思。这种关系突破单向说教,形成"批评-接纳-激励"的情感闭环,印证了"教育是灵魂唤醒灵魂"的理念。
2. 创伤情境中的教育契机
朱洋遭遇车祸仍坚持完成作业的细节,揭示了单亲儿童对"被认可"的强烈需求。教师及时将意外事件转化为教育素材(通过崔恒鹏的随笔),运用同伴影响力形成正向群体激励,体现了教育机智。
3. 文字疗愈的教育价值
整个故事以随笔为载体:
陈斯亮用文字宣泄情绪后重建信任
朱洋通过文字传递隐秘心声
班级用文字完成集体疗愈
这种"书写治疗"模式为情感表达提供了安全空间,构建了独特的班级疗愈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