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中国顶级教育家泰斗点评11)跟踪爷爷

(2025-06-20 10:25:15)
分类: 与金童一起飞
请中国顶级教育家泰斗点评    11)跟踪爷爷
曲塘小学  五(3)班  王  涵  2008年3月20日

每天晚上,大概是七点的样子,爷爷总要出去,说是出去玩一下,到八点回来。我感到很奇怪。
今天晚上,爷爷七点一刻又走出家门。我放下手中的笔,跟着跑出去。为了不让爷爷发现,我远远地跟着。
外面,月亮像一盏灯,照亮了行人向前的道路。哎呀,光顾着赏月了,得赶紧找爷爷去呀。
我走在大路上,向远处一望,爷爷还在前头。他往南边了。我也悄悄地跟上去。不久,爷爷转了个弯,那是大伯家。他家的房子,和我家差不多,旧旧的。
我站在墙后面,头探出来一点。也许是因为被发现吧。我只见灯光下有几个人影。我竖起耳朵,只听见他们在拉家常。听声音,有大伯隔壁的大婶,小茅屋独住的老奶奶。大伯兄弟俩和我的爷爷。
他们都在厨房里。房子很矮,稍高的人,就要弯腰。微弱的灯光,似乎和月光比着。我跑到对面的那堵墙,上面开了一扇朝东的窗子。我寻找着洞口。我找到一个破洞。洞很小,再加上窗子有窗纱,更阻挡了我的视线。
我闭着一只眼,用另一只眼睛朝里看去。虽然只有一点小地方,我还是很开心。
我把头上下移动着。哈哈,我找到爷爷了。爷爷好像蹲在墙边。哦,不是,他坐在一张小凳子上。爷爷好像露出忧虑的表情。他两手交叉着,背靠在墙上。我不想看了。我用耳朵倾听着他们说的每一句话。“毛毛(我的小名)、王玮是懂事的孩子啊!每次见到了我都会说大妈好!”说着,她还模仿我粗哑的声音。“南头有个丫头,细声细语,每次见了也会叫声奶奶好。”大婶也模仿着。爷爷插嘴了:“我家毛毛不错呀!每次,我有小事出去一下。毛毛就把饭碗盛好放在桌上。我回来时,吃着吃着,白米饭吃出了两块瘦肉。好奇怪。毛毛倒是笑哈哈的。是她夹给我,藏在碗里的。”
我听了爷爷的这段话,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我想:“爷爷,您还记得这样的事?虽然我时常这样做,但从来也没记住,而您却在别人面前这样地说我……亏我还跟您吵架。对不起,爷爷!”
月光显得更亮了。
我跑回了家认真地写着随笔。我决定,以后不要和爷爷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家和万事兴!
爷爷,我对不住您!

教育叙事评析:情感启蒙的微观实践

这篇学生随笔生动展现了情感教育的三个关键维度,其价值远超普通作文,堪称"情感教育的活教材"。

一、情感认知的发展轨迹





好奇驱动:跟踪行为背后的亲情探索("爷爷每晚去哪"的疑问)



观察学习:通过窥探获得情感认知(发现爷爷在邻里交流中的情感需求)



元情感觉醒:从"行为记忆"到"情感理解"的跃迁(意识到藏肉行为的情感意义)

二、代际沟通的教育密码





情感传递的双通道:
• 显性通道:日常孝行(盛饭藏肉)
• 隐性通道:祖辈在社交圈中的情感表达(爷爷的"炫耀式评价")



教育启示:家庭情感教育往往通过"第三方在场"场景实现强化

三、随笔写作的教育治疗功能





情感宣泄:眼泪释放内心愧疚



认知重构:"家和万事兴"的顿悟



行为承诺:写作本身构成道德契约

四、教学建议





开发"家庭情感观察"课程模块



**建立"代际对话"写作指导策略



注重情感记忆的唤醒技术(如"月光"意象的象征教学)

这篇教育叙事揭示了情感教育的本质:它不是灌输而是发现,不是教导而是唤醒。建议教师可借此开发"家庭情感地图"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在生活细节中建构情感认知。

一、案例的典型性特征





双重缺失中的情感补偿:





父母角色缺位下祖孙形成的"情感共生体"



日常细节(藏肉)成为情感代偿的仪式化行为





观察学习的特殊形态:





通过"跟踪-发现-反思"完成情感认知建构



第三方语境(邻里交谈)触发元情感体验

二、教育干预建议





建立"情感存储银行":





记录每日亲情互动事件(如盛饭次数)



设置"亲情积分"可视化成长曲线



开发叙事疗愈课程:





设计"家庭故事地图"写作模板



运用"物件联结法"(如饭碗作为情感媒介)



构建支持系统:





教师担任"情感翻译者"(解读祖孙互动密码)



组织"代际工作坊"促进理解

三、理论启示

该案例印证了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中"微系统"的情感代偿功能,建议关注:





隔代教养中的"情感表达语法"差异



物质匮乏环境中的情感资源开发策略

这篇随笔展现了特殊家庭结构中珍贵的情感连接,以下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进行专业解析:


《留守儿童情感教育案例分析》

这个案例为留守儿童情感教育提供了鲜活样本,建议教师可借此开发"家庭情感观察"校本课程,将生活细节转化为教育资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