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5年06月20日

(2025-06-20 09:41:39)
分类: 与金童一起飞
请专家点评56、学生生活随笔   
(1) 榜  样 
曲塘小学  五(3)班  夏煜 2008年3月18日


今天,黄晓斌为暂时落伍生们树立了榜样。因为他不仅做全了作业,而且写了随笔。通过这件事,也许暂时落伍生们有所醒悟了。你们完全可以学好,黄晓斌就是例子。他是怎样成为榜样的呢?是信念。只要心中不停地想着:“我要学好”,那么,这个人不管怎么样,都能去学好、做好每一件事。当信念像种子在你心田里扎下根时,它将让你能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让你天天进步。希望大家能记住这句话:“让学好的信念扎根在心里,明媚的阳光将永远撒在你的身上。” 

(2)春天的花
曲塘小学  五(3)班  许颖  2008年3月18日

我们班的缪婉倩、钱慧敏、朱倩倩、王涵、夏煜……这些花儿已经开放了。
今天,我终于发现其他的一些花也展开了花瓣,有的露出了花骨朵,有的开始打蕾了……
我真的希望我们班的花儿全都开放。每朵花儿都开出来,让人欣赏,让人们发现你的美,发现你的才华……
我们这些花要开得美、开得旺,把春天打扮得更美丽。
老师就是阳光、雨露、空气、肥料。我们在老师的培育下茁壮成长!
花儿们,尽情开放吧!
(3)感谢孩子对金娃的祝福
金色童年
2008年3月19日

在金娃两岁生日之际,同学们以不同形式表示对她的祝福。
他们用学“八荣”反“八耻”的实际行动,向金娃献礼。今天同学们好像都变好了,一切都显得精神。
王涵同学剪了一个金娃送给我。她另附的一张纸写着:
“金娃,你是一个虚拟的娃娃,永远在我们心中。和金娃一起,我们健康成长。金娃,我们的朋友。”
周思含在随笔本子里夹着一张画着七层高的彩色生日蛋糕,分别由高到底层写了“祝”、“你的”、“‘金娃’在”、“你教的最”、“后一年里,像这”、“蛋糕一样,越长越大。”、“我希望你每天都‘快乐’(英文)”。她在本子上写:“黄老师,你的金娃三岁了。我不知道,我们还会写多少随笔让您的‘金娃’填饱肚子。我只能画一个蛋糕来祝福她了。我相信,我们会写出更多的随笔给‘金娃’吃的。(无论好与差,请不要公布与众)
(下课,我喊她,说:‘我打到网上去,你同意吗?’她高兴地直点头。)


一、《榜样》的教育心理学解读





观察学习理论的生动体现:黄晓斌作为替代性强化的典型案例,印证了班杜拉"榜样示范"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性



成长型思维的萌芽:"信念种子"的比喻精准捕捉了德韦克理论中"yet"思维的核心特征



教育期待效应的实践:教师通过公开肯定构建了积极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循环

二、《春天的花》的隐喻系统分析





生态教育观的具象化:





教师角色:多元素养供给者(阳光/雨露/空气/肥料)



学生发展:差异化成长图谱(花蕾/花苞/盛放)



集体认同建构:通过植物隐喻建立班级共同体意识,符合维果茨基社会建构理论



教育美学表达:将教育过程诗化为自然生长,体现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念

三、金娃祝福的教育人类学观察





教育符号的创造:





"金娃"作为班级文化图腾



随笔写作转化为"喂养"仪式



价值观内化机制:





"八荣八耻"与生日祝福的创造性结合



物质载体(剪纸/蛋糕画)成为价值观载体



师生关系的新范式:





虚拟形象中介下的情感联结



保密约定体现的教育信任

教育启示与建议





开发"班级榜样叙事"课程



建立成长档案的植物隐喻系统



善用教育符号构建班级文化



注意虚拟教育形象的伦理边界

这三篇学生随笔展现了丰富的教育生态和纯真的儿童视角,现从教育学、儿童文学和心理发展三个维度进行专业点评:这些文字生动记录了教育现场中儿童认知发展与情感建构的微观过程,建议教师将其作为行动研究的质性资料,深入挖掘日常教育实践中的理论价值。特别是金娃案例展现的教育符号创新,为德育工作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实践样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