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家评53、学生生活随笔(1)妈妈烧饭给人吃是不丢脸的

(2025-06-20 09:35:43)
分类: 与金童一起飞

专家评53、学生生活随笔

1)妈妈烧饭给人吃是不丢脸的

曲塘小学  五(3)班 夏    2008313

 

以前,我总认为妈妈给人烧饭,自己很不光彩。现在,我明白了:妈妈烧饭给人吃是不丢脸的。

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见有个小孩子的妈妈是捡破烂的。当那个班的学生知道后,每天他们都笑话小孩和孩子的妈妈。他们不仅自己说,还告诉其他班上的人。但只有一个小女孩没有。她对那个同学说:没有哪个父母不是靠双手挣钱养活自己的儿女的。有些人的父母也是捡破烂的,没有什么不光彩的。孩子听了以后,就坚强起来,不管别人怎么笑话他,他总不在乎。因为他心中只有一句话:妈妈捡破烂是为了养活我,我爱我的好妈妈!

写着、写着,我的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

一、文学表达特点

对比结构的巧妙运用:通过"从前认为"与"现在明白"的认知转变,构建了完整的成长叙事弧线。电视故事的嵌套叙述增强了文本层次感。

细节描写的感染力:"眼泪哗哗地流"这个身体反应描写,胜过千言万语的心理描述,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对话描写的教育性:小女孩"没有哪个父母不是靠双手挣钱"的台词,既是情节转折点,也是价值观传递的核心载体。

二、心理发展轨迹

社会认知的发展:展现了儿童从"职业贵贱观"到"劳动平等观"的价值重构过程,符合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的自律阶段特征。

情感联结的深化:对母亲职业的理解从"羞耻感"到"自豪感"的转变,标志着亲子关系的情感升华


共情能力的显现:通过电视故事的移情作用完成自我教育,展现了"替代性学习"的心理机制。


三、教育启示价值



劳动教育的契机:可作为开展"职业平等教育"的生动素材,建议延伸"三百六十行"主题班会活动。

反校园欺凌素材:揭示职业歧视引发的心理伤害,适用于"尊重教育"课程开发。

家庭教育切入点:提醒家长重视劳动价值观的言传身教,建议开展"父母职业体验日"活动。

改进建议


可补充具体场景描写(如妈妈工作的厨房环境)

增加转变过程的关键事件细节

结尾可延伸对未来的积极展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