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专家点评一个成语的启示
(2025-06-19 13:03:18)| 分类: 与金童一起飞 |
请专家点评
一个成语的启示
曲塘小学
五(3)班 莫 凡
12月26日
上午,我们为谢伟的文章鼓掌。这说明,他有一个决心,要做个好孩子。老师说,谢伟的进步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我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改邪归正”、“知错就改”、“浪子回头金不换”、“滴水穿石”、“知恩图报”……这些都有道理,但和老师想的不一样。
老师提醒了一下:“精什么至,金什么开?”我听了,恍然大悟。这个成语就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原来是它,这么简单的成语,我都没猜着。当然啦,人又不是一定能每次都猜对。
这个成语,意味深长。就是说,“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难问题都能解决。”
我们的“师傅”只要诚心待学伴儿,就能够产生想不到的效果;只要我们的学伴儿专心致志,肯下工夫,就一定能天天进步,就一定能把成绩提高一步。
(6)什么叫进步
曲塘小学
五(3)班 周
锴 2007年12月26日
今天,为谢伟写的一篇文章,我们鼓了三次掌。这是为什么!因为昨天晚上他付出了代价。他这是一次正常的发挥。我们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只是我们不求进步。我们不比他少什么,只是我们没有正常发挥。
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既然有付出,就有收获的成果。在学伴的帮助下,他努力了,老师就表扬他。老师的表扬就是他的收获。
如果每天每人都写出这样的文章,那么我们的写作水平都能跟六年级的学生比了。
精诚所至的现代寓言
莫凡同学记录的成语竞猜现场,实则是场精心设计的价值观传递仪式。当那些"改邪归正"等常规答案被逐一否定时,老师正在引导孩子们看见更本质的教育真理——不是对错误的修正,而是诚意的生长。孩子将成语释义与"师傅"的付出相联系时,古老的智慧便在现代教育中完成了鲜活的转译。
掌声里的进步哲学
周锴同学用三次掌声丈量出的进步观,展现出惊人的思辨深度:
进步是"正常发挥"而非超常表现
进步源于"昨晚的代价"而非偶然天赋
进步通过集体见证(掌声)获得确认
这种认知打破了"进步=超越他人"的竞争叙事,构建起"成为更好自己"的成长伦理。
教育共鸣的蝴蝶效应
两篇文章形成的互文关系令人惊叹:前者揭示教育者的"精诚",后者展现学习者的"顿悟"。当谢伟的转变成为集体反思的契机,我们便看见教育最美好的模样——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时,涟漪会扩散成整个池塘的波光。
前一篇:请专家点评3)恐怖的东西不要写
后一篇:专家点评母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