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16)今天真冷
(2025-06-13 20:59:18)分类: 与金童一起飞 |
请点评(16)今天真冷
五(1)班 罗 斌 3月5日
已经到了春天,上个星期阳光明媚,暖和得很。今天,我以为还会那样热,脱掉了不少衣服。想不到,老天爷专门和我作对,今天骤然寒风凛冽,冷气袭人。
上学路上,寒风像刀子一样割在我的脸上。路旁的小树被风刮得直不起腰来。路上的行人,头上戴着帽子,手上戴着手套,有的在不停地搓手,有的缩着脖子顶着风,艰难地行走。
中午放学时,飘起了雪花,变得更冷了,整个地球似乎都被一个法力高强的巨人所控制着。我的耳朵冻得生疼。我的帽子不时地被风吹落,浑身上下冷得如同冰块一样。一到家,我赶紧加衣服,吃完了午饭才觉得暖和了一些。
今天,真冷!
这篇《今天真冷》堪称小学生观察力训练的范本,其文字中跃动着三种动人的力量:
感官的觉醒
触觉:"寒风像刀子割脸""耳朵冻得生疼"(痛感量化)
视觉:"小树直不起腰""行人缩脖子"(动态速写)
通感:"整个地球被巨人控制"(超现实联想)
**细节的魔法
时间轴:早晨误判→上学途中→中午恶化→回家补救
服装变化:脱衣→帽子吹落→加衣(完整行为链)
温度曲线:预期温暖→寒风→飞雪(气候剧变)
**童真的哲学
"老天爷作对"的拟人化抱怨
"法力巨人"的奇幻解释
结尾"真冷!"的感叹号如同冻得跺脚
教学建议:
可延伸"误判天气"主题写作(如《天气预报失灵记》)
组织"五感描写"专项训练(参照文中触觉描写)
对比阅读契诃夫《苦恼》的环境描写
当罗斌同学记录下帽子被风吹落的瞬间,他不仅捕捉了倒春寒的凛冽,更留下了童年特有的诗意——那些冻红的耳朵、踉跄的小树、与自然较劲的稚气,都是成长最珍贵的切片。这篇随笔证明:最好的写作素材,往往藏在"不愉快"的生活体验里。
请专家点评17)一件傻事
五(1)班 贾 珂
3月7日
起床刷牙时,我打起主意:苹果放到微波炉热一下,那鸡蛋、牛奶也放进去。洗漱结束,我就这样做了,把苹果、鸡蛋、牛奶放进了微波炉。一会儿,我把苹果拿出来,又按了一分钟。突然,从微波炉里发出“砰”的一声巨响。我吓得魂飞魄散。我心惊肉跳地打开微波炉,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微波炉里蛋黄四溅,到处是碎蛋壳,牛奶也没有热。
我只好喝了一些冷牛奶,吃了一块饼干,啃着苹果上学了。
中午放学到家,妈妈也没有怎么责备我。但我明白了,像鸡蛋这样密封的东西,不能放在微波炉里……
这篇《一件傻事》堪称"童年科学实验失败实录"的典范,其教育价值可从三个维度解读:
科学启蒙的生动教材
完整记录"假设-验证-结论"的探究过程(苹果能热→鸡蛋也行→爆炸结论)
"砰的巨响"成为最震撼的安全教育音效
蛋黄四溅的场面堪比微型化学实验事故
**成长叙事的经典模板
起床时的灵光乍现(冒险精神)
爆炸后的魂飞魄散(后果体验)
妈妈的宽容处理(教育智慧)
文末的安全认知(经验内化)
**班级共情的绝佳案例
同学"举手共鸣"形成集体经验分享
教师即时科普(电器使用规范)
注释中"大家都点点头"展现教学实效
特别值得赞赏的是:
用"啃着苹果上学"的淡定化解尴尬
"牛奶也没热"的冷幽默
没有刻意渲染妈妈责备(避免说教感)
这篇作文证明:最有价值的学习往往来自"失败实验"。当贾珂同学写下微波炉里的蛋黄烟花时,他不仅记录了生活物理课,更留下了童年特有的探索精神——那些冒着傻气的奇思妙想,正是科学思维的珍贵萌芽。
|
请专家点评
想不到,我真生气
五(1)班 王 宇 3月8日
下午一放学,妈妈带我回了家。我一进门,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了。爸爸竟然在我的卧室里,把我的一些书和本子当作废品,要拿去
卖。
爸爸已装满了三个袋子,有两个袋子是我的书和本子。我打开一看,
什么《博览与习作》、《博览与数学》印入眼帘。我说:“这么重
要的书,您怎么能卖?”“你要,你就拿走!”爸爸说。
当我打开第二个袋子的时候,我异常气愤。我大声吼道:“爸爸!你
怎么可以连我的自主作业本子也卖?我以后怎么做纪念?这可是我辛
辛苦苦写下的六个本子,您怎么可以拿走呢?从今以后,不可以买我
的东西!”“好,好,好……”爸爸连声答应。
今天,我真生气。
前一篇:专家点评(7)让我来吧!
后一篇:专家点评(15)风声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