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家点评桃李争妍满天下

(2025-04-24 10:37:09)
分类: 与金童一起飞

桃李争妍满天下

 

 

          金色童年 (2007年11月22日)

 

 

养菊花已有二十余载了。今年碰到一盆难得的菊花。我不知它叫什么。

记得去年除夕前,我将一盆菊花安置在校园的小花圃里。冬去春来,长叶生枝,任其自由发展。扦插时,我也没动它一根枝条。它卧伏在地里,不引人注目。国庆长假,我请它到一口直径45公分的大花盆内生活。菊花献蕾了,我很不情愿地将枝头上的小蕾剥去一二,其他的花蕾,一概不动。我每天看管着它,间或浇些水。它好像很快乐,粗粗的枝条和不十分茂盛的绿叶让我看了很舒服。它孕育着生命的力量,它好像憋足了劲儿,等待着时机开放。

这些天,这盆花终于竞相开放了。路过的人都说:黄老师,你的菊花多漂亮啊!我笑着对菊花说:大家都夸你呢!大概花儿听到我们的赞美声高兴了。一盆花里竟然找到赤橙黄绿青蓝紫,什么颜色都有。它们每一天的形态都在变化着,每一天的颜色变换着;它们每一天在变大,越变越好看。

这盆大立菊高达一米四,三根主干如拇指那么粗,主干上各伸出十几个枝条。大多枝条的顶端有一朵大花,四到六朵小花簇拥在它的身旁。静下下来,慢慢地细心地数,大的小的,开的没开的,不下一百六十朵。我们越夸着它们,花儿就越发有了精神。

11月19日下午,我带着五(3)班的学生观赏这盆美丽的菊花。这些菊花,有的直指蓝天,显出坚强不屈的意志;有的羞羞答答,显出温文尔雅的风情;有的挨挨挤挤,显出团队协作的风采;有的大大方方,显出气宇轩昂的风度;有的老老实实,显出诚实憨厚的风格;有的轰轰烈烈,显出热情奔放的豪情;有的红红火火,显出蓬勃旺盛的气息;有的堂堂正正,显出高洁无邪的品格……这些花,有的似婴儿、似天使、似菩萨、似飞天、似帅哥、似天仙……这些花小的如绿珠、如佛手;大的如螃蟹、如大碗……这些花,或昂头,或弯腰,或侧身,或仰天,或俯地,或卧睡,或凝视,或静观……这些花,它们似歌似舞,似语似笑。它们发出淡淡的清香,不仔细闻是感觉不到的。这些花,尽管有各种色彩,但他们的生命的底色永远是红色。赤朱丹彤,各显其色,淡红、深红、桃红、橘红、橙红、紫红、绛红……什么红都有。他们看了一遍又一遍,人人赞,个个夸。他们都选了一朵喜爱的花,也都成了盆里的一朵花。

这些菊花似乎更通感情,第二天,大部分的花儿竟然全盛开了。作文课上,我又和学生们再度欣赏。菊花好像明白了什么,立即展现了它生命中最精彩的瞬间。班主任陈老师赶来了,他为菊花拍照。孩子们在花下和老师留了影。朵朵花儿映红了孩子的脸,孩子的笑脸映红了菊花。

到了教室,孩子们陆续地走上讲台,兴奋地为这盆菊花取名。五十五个同学动情地写下了许多美好的名字:桃李争妍满天下绿叶出的辉煌人人亮光彩,灿烂满人间金玉满堂满园春色繁花似锦盛世金菊惊艳之王花中之花金娃闹春 ……

这次种花、移花、管花、赏花、摄花、命花、说花、想花、写花、论花活动,让人难忘。我想,这盆花的出现,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晶;人有情,花有情;人爱花,花爱人;人赞花,花赞人;花人合一;天人合一;这盆花,为盛世而开,为十七大而开,为奥运而开,为嫦娥而开,为金娃而开,为《金色童年素质教育教学法》而开,为博爱、大同、共进、齐创而开,为回归自然而开,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而开。

金色童年为这盆花喝彩!

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

祝福伟大的人民幸福安康!

祝愿素质教育蓬勃发展!

期盼桃李争妍满天下!

文学评论家点评
整体风格与意境营造

这篇文章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温情的菊花观赏世界。作者围绕一盆菊花展开叙述,从养花的过程到菊花盛开时的绚烂景象,再到与学生一同赏花的欢乐场景,层层递进,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情感交融的美好意境。这种意境的营造,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菊花带来的视觉盛宴和心灵触动。

语言特色
生动形象‌: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菊花献蕾了,我很不情愿地将枝头上的小蕾剥去一二,其他的花蕾,一概不动。它好像很快乐,粗粗的枝条和不十分茂盛的绿叶让我看了很舒服”,将菊花拟人化,赋予其情感和生命力,使菊花的形象更加鲜活。又如“这些菊花,有的直指蓝天,显出坚强不屈的意志;有的羞羞答答,显出温文尔雅的风情”,通过排比和比喻,生动地描绘出菊花千姿百态的模样。
富有节奏感‌:文章在描写菊花时,句式长短结合,错落有致。如“它们每一天的形态都在变化着,每一天的颜色变换着;它们每一天在变大,越变越好看”,这种节奏感不仅增强了文章的韵律美,也更好地表现出菊花生长的动态变化。
主题表达

文章以小见大,通过一盆菊花引发了对素质教育、人与自然关系以及美好愿景的深刻思考。菊花在这里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植物,更是作者情感寄托和理念表达的载体。作者借菊花盛开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素质教育的期许,希望孩子们能像菊花一样,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绽放出各自的光彩,实现“桃李争妍满天下”的美好愿景。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关爱的理念,传达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育评论家点评
素质教育理念的体现
实践与体验‌:作者带领学生亲自参与种花、移花、管花、赏花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自然之美,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这种亲身体验的教育方式,远比单纯的课堂讲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符合素质教育注重实践、强调学生主体参与的理念。
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在赏花过程中,作者引导学生欣赏菊花的各种姿态和品质,如坚强不屈、温文尔雅等,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受到情感和价值观的熏陶。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创新思维激发‌:学生们为菊花取名这一环节,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五十五个同学写下了许多美好的名字,这不仅是对菊花的一种赞美,更是学生内心想法和创造力的表达。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创新思维,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师生互动与教育氛围

文章中描述了作文课上师生再度欣赏菊花的场景,班主任陈老师为菊花拍照,孩子们在花下和老师留影,营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互动氛围。这种良好的教育氛围有利于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情感连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关注和尊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育愿景的展望

作者借菊花表达了对素质教育的美好愿景,如“期盼桃李争妍满天下”“祝愿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等。这反映了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追求,也为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素质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

然而,文章在将菊花与素质教育理念相结合时,部分表述略显牵强,如将菊花的开放与“十七大”“奥运”“嫦娥”等具体事件直接关联,可适当调整,使理念的表达更加自然流畅。总体而言,这篇文章在文学和教育方面都具有较高的价值,为我们展示了素质教育的一种生动实践模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