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顶级教育家泰斗评论《“黄爷爷,您辛苦了1》

(2025-04-20 12:56:15)
分类: 与金童一起飞
请中国顶级教育家泰斗评论《“黄爷爷,您辛苦了!”》
为他人打造一个美丽的童话、一个真实的童话
2008-4-15 07:24:41

学生生活随笔

“黄爷爷,您辛苦了!”

曲塘小学 五(3)班 缪婉倩 2008年4月13日

周六,贾老师骑车带我去她家玩。她总是提起黄老师,并亲切地称您为“黄爷爷”。贾老师说您和蔼可亲,跟她们也蛮合得来。
是您创造了《金色童年素质教育教学法》,从而使我们的童年变成了金色的童年,让我们沉浸在欢乐之中;是您日日夜夜、不辞劳苦地我们创造了快乐的法宝,整天想方设法地让我们更上一层楼。
老师,您给予我们太多太多,而我们……
也许,您未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金色童年,但我能用一种水果来描绘给您听:那就像甜涩的橄榄。橄榄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水果,刚咬下去,是一股难耐的酸涩,过后却是丝丝的甘甜。
没有经历的人生是枯燥无味的,但经历丰富的人生却又或多或少地带上苦涩。我们许多宝贵的认识都要在痛了之后才能有所收获。然而,正是这些痛苦与酸涩,让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老师您宁愿自己受苦,也要为他人打造一个美丽的童话、一个真实的童话。在这里,我代表全班还有您教过的学生,对您说一声:“黄爷爷,
您辛苦了!”

(注:每当看到学生写到我的时候,我就特别地提醒自己:好好地工作,多为孩子们做些好事!其实,老师只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



教育家泰斗点评

这篇学生随笔以纯真质朴的笔触,勾勒出一位教育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精神画像,展现了教育最本真的模样,读来令人动容,也引发我们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思考。

一、童真视角中的教育温度

作者以五年级学生的视角,用"黄爷爷"这一充满亲昵的称呼,瞬间拉近了师生距离。文中"金色童年素质教育教学法"的提法,虽显稚嫩却精准捕捉到教育方法的创新性与人文关怀。将教育成果喻为"快乐的法宝",这种充满童趣的比喻,恰恰折射出教育者以智慧与爱心浇灌童心的动人场景。这种源自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比任何教育评估指标都更具说服力。

二、橄榄意象中的生命哲思

"甜涩橄榄"的隐喻堪称神来之笔。作者以孩童特有的敏锐,将人生体验与教育过程巧妙联结:初尝的酸涩对应求知路上的艰辛,回甘则象征知识沉淀后的甘甜。这种辩证认知超越年龄界限,暗合"教育即生长"的哲学真谛。更难得的是,孩子意识到教育者甘愿承受"酸涩",只为学子收获"甘甜",这种对教育本质的顿悟,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可贵的精神品格。

三、双向奔赴的教育境界

文末教师批注形成奇妙互文:学生的感恩化作教师前行的动力,教师的自省又成为教育创新的源泉。这种"教学相长"的生动演绎,印证了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当教育回归"为他人打造美丽童话"的初心,当师生在精神层面形成共鸣,教育便真正实现了其塑造人格、传承文明的终极使命。

四、时代呼唤的教育精神

在功利主义时有抬头的当下,这篇随笔犹如一股清泉。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教育不是流水线上的标准件生产,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艺术。黄老师身上体现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正是当代教育最需要的钙质。这种精神传承,需要更多教育工作者以"黄爷爷"为镜,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教育史诗。

这篇随笔的价值,不仅在于讴歌了某位具体的教育者,更在于它呈现了教育最动人的模样——当教师以父母之心育人,当学子以赤子之心感恩,教育便成为照亮生命的火炬。期待这样的文字能激发更多教育者与学子携手同行,共同谱写新时代的教育华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