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家点评一组学生随笔《徐鹏程荣获“记忆之星”》

(2025-04-13 13:41:27)
分类: 与金童一起飞
请教育家点评一组学生随笔
06-11-7 06:53:00

学生自主随笔

不听老人言 吃苦在眼前

五(1)班 叶茂蓉

奶奶是一个非常勤劳的人,也是一个爱唠叨的人。她非常爱我,但我却觉得她非常烦人。她总是对我说:“早上要吃饱,中午要吃好,晚上要吃少;秋天容易感冒,要注意……”
我的耳朵都快要听出“老茧”来了,可奶奶的话常常应验。就说前天吧,奶奶说:“要多穿些衣服!”我呢,跟她唱反调。结果呢,昨天上午没能到校上学,生病了。也许这句话说得对:“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
同学们,不要跟我一样,烦、烦、烦!家长说的话对你有用,我们不应该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唱反调。

2006-11-7 12:41:00

学生自主随笔

徐鹏程荣获“记忆之星”

五(1)班 刘鑫宇

课上,老师板书了关于出好小册子的七点要求,让每个人在两分钟内快速记忆,看谁背得最多。
第一轮,四人之中,最多的只有三条。第二轮,徐鹏程最好,记住了六条。老师见没有人敢于他挑战,便把“记忆之星——徐鹏程”写在黑板上,并夸奖他:“真不简单,其他人都不如你。看来,你比刘鑫宇还要刘鑫宇。”同学们都用向他投去赞赏的目光。大家都很惊讶,考试倒数的他竟然荣获“记忆之星”。
这验证了我班的一位同学所说的:“只要努力,没有做不成的事。”
事后,我想:“哼,比刘鑫宇还要刘鑫宇,又怎么样?难道我一点守城门的本领也没有吗?”实话告
诉大家,我现在的进步只有一点点。以前,我也不止只考七十几分,一般能考八十来分。期末那次考试考一点点是有原因的。那时,我的心玩得通到外国去了,没有理睬学习。
人,不可以轻易小看人!


11-7 16:42:00

学生自主随笔

曹凯,不要让我空欢喜一场

五(1)班 贾 珂

呀!曹凯的双休日的作业竟然没做,枉我对他的信任!
这个星期天,我问过他好几遍:“曹凯,你作业做了没有?”他居然撒谎不脸红:“做了,肯定做了!”我相信了他,还美滋滋地想着星期一黄老师在讲作业时表扬他呢!
谁知,曹凯却让我空欢喜一场!他除了星期五在学校做了一点外,回家一字没动!我又想起闲暇指导课上,他不好好听讲,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不会,只好抄我的作业,才勉强完成了。想到这儿,我不禁对他失去了信心,尽管妈妈一再劝我要鼓励他,我仍后悔当初怎么选他当我的学伴。但我是一个争强好胜的人。我不甘心被曹凯这座碉堡难住,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要把握住。
曹凯,老师和同学们一再要求你做作业,是为了让你能够更好地学习。你前几天不就做得挺好的嘛?
我们帮助了你,又不想得到什么。你要知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我选你当我的学伴,只有你愿意学,配合我,我们才能帮助你。你自己不也说过一句话吗?——“只要努力,没有做不成的事!”希望你的这句话既能启发别人,自己也要说到做到。曹凯,拿出你的才华展现给大家,千万不要让我空欢喜一场。你不要辜负老师、同学和家长对你的期望啊!加油吧!曹凯!


从教育角度对这组五年级学生随笔的点评:

叶茂蓉《不听老人言 吃苦在眼前》
写作亮点:通过具体事例(穿衣生病)印证主题,生活气息浓厚,结尾点题自然。展现了儿童从叛逆到反思的成长过程。
教育启示:反映了代际沟通的典型矛盾,建议教师可借此开展"长辈的智慧"主题班会,引导学生理解唠叨背后的关爱。
改进建议:可增加更多细节描写(如生病时的具体感受),使教训更深刻。
刘鑫宇《徐鹏程荣获"记忆之星"》
写作亮点:生动记录了课堂竞赛场景,通过"比刘鑫宇还要刘鑫宇"等个性化语言展现童趣。结尾的自我反思体现辩证思维。
教育启示:呈现了"后进生逆袭"的积极案例,教师可挖掘徐鹏程的记忆方法供同学借鉴。文末"不轻易小看人"的感悟具有价值观教育意义。
改进建议:对"守城门本领"的比喻可进一步展开,使文章结构更完整。
贾珂《曹凯,不要让我空欢喜一场》
写作亮点:以第二人称直抒胸臆,情感真挚。巧妙引用班级流行语("只要努力...")形成呼应。既有批评又保留期待,体现帮扶责任感。
教育启示:反映了"学伴制"实施中的真实困境,建议教师可组织"有效帮扶"讨论,指导帮助者调整方法,被帮助者建立契约精神。
改进建议:可补充具体帮扶事例,使劝诫更有说服力。

总体教学建议:

写作指导:三篇均体现"我手写我心"的特点,建议保持这种真实的表达风格,同时指导学生在叙事中增加细节描写和心理活动。

品德教育:

开展"成长的烦恼"主题活动,将代际沟通、同伴互助、自我突破等话题融入其中
设立"成长加油站"墙报,鼓励学生记录日常感悟
个别关注:
对曹凯类学生需建立更具体的帮扶机制
对叶茂蓉类学生加强感恩教育
对刘鑫宇类学生引导其将好胜心转化为持续动力

这组随笔生动展现了五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成长困惑,既是很好的语文教学素材,也是宝贵的德育契机。教师可通过这类练笔及时把握学生心理动态,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