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北宋定窑的黑釉、褐釉、红釉、紫釉和绿釉

(2017-07-07 22:14:29)

北宋定窑主要生产白瓷,同时也生产黑釉、酱釉、褐釉、红釉、紫釉和绿釉的彩色釉瓷器。并且,自古到今,专业人士都认为,这些彩色釉瓷器存世量稀少,其价值要高于白釉瓷器。

但是,对北宋定窑这些彩色瓷器的釉面色泽的认定,有多种判断,使酱釉、褐釉、红釉、紫釉瓷器的概念,显得不清晰。例如:

    冯先铭先生认为:定窑大量烧白瓷,少量烧酱釉和黑釉器物,即文献中所说的紫定黑定。酱釉和黑釉有精粗之分,精者胎体洁白,粗者胎体呈灰色。

叶喆民先生认为:正是由于一般习惯使然而将赭(酱或绛)色定窑瓷器通称作红定或紫定,并视为珍品。

关于紫定与红定的概念在中国文物界长期以来混淆不清,多是指赭色(亦称绛色或酱色)釉瓷器而言。

    铁源先生认为:定窑的酱色釉器,即明代曹昭《格古要论》中所说的紫定,其价高于白定,但严格说,紫定并非纯紫色,乃是以铁为发色剂的一种酱色釉。

     汪庆正先生认为:紫金釉,一种柿黄色的高温釉……即紫定,酱色釉’‘柿色釉为紫定之别称。

王莉英先生及穆青先生认为:定窑生产的酱色釉在陶瓷界被称为紫定’……定窑酱色瓷的色调差异很大,窑址出土的酱釉标本中,大多数是较浅的酱黄色,此外还有酱红、黑褐等色。”

等等。

 

一、  北宋定窑的黑定和紫定是同一种釉吗?

我们知道,考古和文物的论证,以窑址发掘,出土文物,流传有序的传世品为优。但也应当对历史上其他途径遗留的有价值的器物和信息,进行综合的分析判断。也许能够认定不少关键问题。

 

1、分析对比的瓷器

我们通过对海外回流的两个定窑彩色釉瓷器的釉面状况分析,来探讨北宋定窑黑釉、酱釉、褐釉、红釉、紫釉和绿釉之间的关系。

1)紫红釉刻花折沿盘

 

http://s5/bmiddle/001eMedfzy7csLk0jTC24&690

我们认为,这是一件北宋时期的瓷器,釉面是定窑的彩色釉面,胎土是官窑灰胎。因此,从产地上说,它是北宋官窑的瓷器。说明北宋官窑存在召集有其他大窑口的工匠在“京师自置窑”制瓷的情况。

 之所以用它来论证定窑彩色釉之间的关系,是因为它烧出了黑、红、黄、紫、绿等五种釉色,囊括了定窑的几种主要的彩色釉。是最佳的单一器物的证据。

该盘是浅底、折沿圆盘,直径22公分,平底无圈足,折沿宽度2公分,盘面18公分。

盘面以蓝紫色和酱红色两种主色调为主,蓝紫色在上部,代表天空;酱红色在下方,表示土地,酱红色区域内釉面被剔去,并刻有三十几束兰花。

折沿部分当作画框,漂亮的酱红色釉和明亮的釉光,包裹着整个画面。蓝紫色釉的区域,釉面处理为玉一般的内敛的光泽,而不是像折沿部分的闪亮的瓷光,体现出来的是汝窑添加玛瑙后产生的天青釉的光泽。

2)褐釉引流口直筒瓶

该瓶釉面平整,光泽明亮,有泪滴痕,引流口沿施绿釉,有国外藏家名刻和市场流通的印泥。

http://s10/bmiddle/001eMedfzy7csLoAwIhb9&690

2、对比分析

紫红釉刻花折沿盘所施的红釉,是典型的北宋定窑釉色,釉面细腻,晶莹剔透,光亮闪烁,精致程度远高于北宋其他窑口的酱釉瓷器。

折沿的釉面,呈现的是酱红色,中间夹杂黑点,这是北宋定窑黑、酱、褐、红、黄五色属于同一种釉水窑变的特点。

这种窑变,主要是基于窑内的温度变化。其中,黑色是首先出现的釉色,随着温度的升高,依次会出现酱、褐、红、黄釉色的窑变,同时,黑色在逐步缩小,直至消失。并且,黑色釉的缩小及变化,似乎表现出以下规律:

当瓷器釉面主体窑变成酱色釉时,黑色釉还可能以片的形式(面积)存在;

当瓷器釉面主体窑变成褐色釉时,黑色釉会以点的形式(直径超过1毫米的点很少)存在;例如,这个海外回流的褐釉引流口直筒瓶:

当瓷器釉面主体窑变成红色釉时,黑色釉会以针点的形式(在1毫米以内)存在;例如,这个紫红釉刻花折沿盘:

当瓷器釉面主体窑变成金黄色釉时,黑色釉就不存在了。色深的微粒点是褐色的。

以上窑变的过程,似乎是连接的、延续的,可能没有窑变成紫色釉的机会。

我们认为,北宋定窑的紫色釉是另外一种独立的釉,并不是黑红釉的窑变。这个紫红釉刻花折沿盘能够从份证明这个观点。

该刻花折沿盘烧出的黑、红、黄、紫、绿五种釉色中,黑、红、黄三色交织在一起,明显属于同一种釉水而产生的窑变。

而蓝紫釉的区域,与酱红釉色的区域,有明显的界限划分。

蓝紫釉区域的上部,与酱红釉交界分明,蓝紫釉主体区域内,没有任何黑色的斑点。所以,是黑釉之外的另一种釉色。

 在蓝紫釉区域的下部,与剔釉交界的是一条绿釉带,可以看出,是蓝紫釉和酱红釉混合形成的,并且有酱红釉的黑点出现。

 

3、结论

 因此,我们认为,北宋定窑黑釉、酱釉、褐釉、红釉、黄釉是同一釉水,紫釉是另外一种釉水,绿釉是这两种釉水混合产生的。

 明代人曹昭在《格古要论》中说:“有紫定色紫,有黑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价高于白定。”这个“俱”字,其实就已经认定“紫定”和“黑定”是两种并列的瓷器。

 

二、疑问备存

当然,涉及到古物的,肯定要面临是与否、真与假的疑问。

 

疑问一:褐釉引流口直筒瓶何以证明是定窑的瓷器?

定窑精品瓷器最重要的特点,就是釉面晶莹璀璨,明亮如镜。即便是褐釉引流口直筒瓶这样的粗瓷,其釉面也是明亮璀璨。这在近千年的北宋时代,是优质瓷器的代表品质之一。

 为什么还会质疑它不是定窑瓷器呢?一位国内的著名瓷器专家,在国内的一档著名的文物鉴宝节目中曾说过,酒瓶只要有引流口,就是清末以后的器物。

 这个褐釉引流口直筒瓶,定窑瓷器特征非常明确。除了釉面光泽之外,泪滴痕形成的状态非常自然,形成的位置和原因也十分合理;

http://s8/bmiddle/001eMedfzy7csLBj5rNa7&690引流口下方,千百年前倒酒留下的酒渍,已经沁入釉面,成为器物的一分子了。这种个性化的历史沉淀,是后仿者做不到的。

所以,褐釉引流口直筒瓶是定窑瓷器,确定无疑。

 

疑问二:这个蓝紫釉是定窑的,还是用的汝窑的,或者是钧窑的?

 我们认为,这个蓝紫釉是定窑的。

 根据1,在蓝紫釉和剔釉交界的区域,是一条绿釉带,可以看出,是蓝紫釉和酱红釉混合形成的。让一条绿釉带出现在盘面中间,说明制作的工匠对此工艺非常熟悉和自信。

 根据2,那个褐釉引流口直筒瓶的口沿,使用了相同的浅绿色釉面,与折沿盘中的浅绿色完全一致。并且,两个绿色釉面中,都有散状的小黑点。 因此,产生这两个绿色釉面的釉水,应该是同一个窑口的。

 

疑问三:折沿盘如果是定窑的,其中的紫色釉,又和明代著名收藏家项子京在《历代名瓷图谱》里提到的紫定釉色 烂紫晶澈, 如熟葡萄, 璀璨可爱。有出入。

 我们知道,定窑瓷器的釉面“晶澈”、“璀璨”,就像紫红釉刻花折沿盘中酱红釉折沿那一部分的光泽。

但是,因为它是北宋官窑的产品,受宋徽宗瓷器釉面如玉石般光泽的约束,我们认为,在工艺上,对作为整个盘面代表天空的蓝紫色釉面,采用了汝窑添加玛瑙的方法,降低了釉面光泽。同时,窑温控制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我们看到,蓝紫釉这半边的折沿,酱红釉中含有更多的黑点,说明这一侧的温度偏低;而另一侧折沿,酱红釉中几乎没有黑点,说明这一部分对应着较高的炉温。盘子这一部分的背面,有两个支撑点,可能就是为了把盘子架成某种状态,以使蓝紫釉的一侧,温度相对低一点。从而形成蓝紫釉区域的光泽,更接近玉石般的内敛的光泽。

 

三、定窑彩色釉瓷器釉色品质的分析

北宋是单色釉瓷器的最高峰。定窑是五大名窑之一,留存下来多种釉色的瓷器。用什么样的尺度来评价各种釉色的瓷器呢?

 

1、以历史评述为基点

1)符合当时的时代中,社会公认的优质瓷器的范畴。

   我们认为,在北宋时期,“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滋润细媚有细纹。”,实际上是当时社会认定优质瓷器的几个特征。例如,汝窑天青釉瓷器,瓷化程度虽然不高,仍被视为最好的瓷器。

2)符合当时朝廷的喜好。

北宋时期,朝廷热衷于艺术品的收藏和评鉴。对瓷器的选择、甄别处于常态之中。只要属于品质好的瓷器,会得到肯定和赏识。

3)是否受到当时名人名家的赞许。

受到当时名人名家的赞许,是评价瓷器品质的最客观、最可信的重要依据。

4)后世收藏家的溢美评价。

一个瓷器品种,获得后世收藏家的良好评价,是今天受到追捧的因素之一。当然,要确定这种评价是客观描述,还是溢美赞赏。

 

2、尊重古人的智慧

1)宋人邵伯温著《闻见录》中的记载:仁宗一日幸张贵妃阁,见定州红瓮器,帝坚问曰,安得此物,妃以王拱宸所献为对。帝怒曰:尝戒汝勿通臣僚馈送,不听,何也?因以所持柱斧碎之,妃愧谢久之乃已。”

这是说明北宋时期,定窑红釉瓷器就受到朝廷君臣喜爱的著名记述。

2)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定州时,曾作《咏定瓷》诗:定州花瓷琢红玉

 这不仅仅是对定窑红釉瓷器赞赏和溢美,也是定窑精品红釉瓷器品质的评断标准。“花瓷”就限定了是发生窑变的瓷器品种,与“红玉”相对,就只有红釉瓷器了。所以,苏东坡诗中的“花瓷”种类是很确定的。那么,诗中的“红玉”是哪一种玉呢?从狭义的角度,或者,从苏东坡用词严谨的角度来分析,只有两种玉石可以被选,一是和田红玉,二是当时能被称作玉的“赤玉”:甘南南红。

 至今为止,没有确定的和田红玉。因此,我们用一个古代甘南南红珠子,与紫红釉刻花折沿盘上釉变成红黑相间的区域比对,就看到了定州花瓷琢红玉的客观真实性了:红色的釉面与红玉的颜色是一致的,釉面的光泽与红玉的光泽也是相同的。

http://s2/bmiddle/001eMedfzy7csLG9Fe181&690

真是让我们感到苏东坡的艺术品味、敏锐和严谨。

    相比之下,明代高濂在《燕闲清赏笺》中将定州花瓷琢红玉改为定州花瓷琢如玉,一字之差,就把原本一对一的鉴赏,变成泛泛的对比,意义就迥然不同了。

    3)明代收藏家项子京在《历代名瓷图谱》说定窑紫定,釉色 烂紫晶澈, 如熟葡萄, 璀璨可爱。

这是对定窑紫色釉瓷器的高度赞美。

 4)明代曹昭《格古要论》中所说“有紫定色紫,有黑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价高于白定。”

这是对紫定和黑定的客观描述。

所以,我们认为,古人对定窑的黑色釉瓷器、红色釉瓷器、紫色釉瓷器,区分是很明确的。

 

3、评价层次的分析

如果我们面对定窑的各种彩色釉瓷器,用什么样的尺度来评价它们的品质呢?

首先是基本的顺序。从尊重宋代主流审美的角度,可以按红釉、紫釉、黄釉、褐釉、酱釉、黑釉的顺序排列;如果按照现代的审美,可以把黄釉排在前列。因为我们在红釉刻花折沿盘看到的锦黄色的釉面,非常美丽。

http://s13/bmiddle/001eMedfzy7ctAqm7gMdc&690

 其次,如果是同一釉色的定窑瓷器,要分清细瓷类器物和粗瓷类器物。

再次,在同一类瓷器中,一看釉面光泽度,定窑瓷器的光泽度,以明亮如镜的为优;二看釉色窑变的程度,以主色调一致,或者窑变色彩有规律的为好;再就是看有没有开片,没有开片的为好。

 

四、定窑绿色釉瓷器

至今为止,还没有在史料中发现有关定窑绿釉瓷器的记载。但本文展示的红釉刻花折沿盘和褐釉引流口直筒瓶两件瓷器中,都有绿釉出现。红釉刻花折沿盘中的绿釉,出现在红釉和紫釉交汇面上,绿色釉面有深有浅;

http://s14/bmiddle/001eMedfzy7ctAvFY5vad&690

    褐釉引流口直筒瓶中的绿釉,出现在瓶口面上,

http://s7/bmiddle/001eMedfzy7ctAAC2NMe6&690

也应该是在酱色釉上,又涂抹了另外一种釉水而产生的;呈现浅绿色,与折沿盘中的浅绿色完全一致。两个绿釉中都有一些针点般的小黑点

因此,我们推定,至少定窑的酱红釉与另外一种釉水混合,可以产生绿色釉。

当然,这并不排除定窑可能还有别的绿色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