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没完没了
没完没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64
  • 关注人气: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形式逻辑》教案第三章  判断(7)

(2012-03-05 16:43:52)
标签:

杂谈

《形式逻辑》教案

第三章  判断

第三节  关系判断

 

一、关系判断的特征

1.定义

    关系判断是断定对象与对象之间关系的一种判断,它也是一种简单判断。例如:

    (1)某甲和某乙是同案犯。

    (2)张三的罪行不重于李四的罪行。

      (3)2加3等于5。

注意:区别一个判断是不是关系判断的简单方法:看这个句子能否分析为表达了一个具有相同谓项的联言判断。如果能,就是联言判断;如果不能,就是关系判断。

2.结构:(三部分)

(1)关系者项:表示判断中一定关系的承担者的概念,也称关系主项。关系者项一般用符号“a”、“b”表示。

(2)关系项:表示判断中关系者之间关系的概念,关系项一般用符号“R”表示。

(3)量项:表示关系者项数量的概念。在关系判断中,如果关系者项表示的是一个或一类对象,量项可以省略。

几位任课教师都喜欢第二小组的全体同学。

在这个例子中,“喜欢”是关系,“任课教师”和“第二小组同学”是关系项,“几位”和“全组”是量项。

3.思维形式

aRb;或R(a,b)。(a与b有R关系)

二、关系的分类

1.对称关系判断:“一米等于三尺”。

2.传递关系判断:“a大于b,b大于c,所以a大于c”。

三、使用关系判断如何避免逻辑错误

    关键是要正确认定关系的性质。特别要注意区分:

1、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和非对称关系

在甲和乙之间,如果甲对乙有某种关系,而乙对甲也有同样的关系,那么,甲和乙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对称关系。例如:

赵虎和孙大立是同乡

1米等于3尺。

常见的对称关系还有:相似,相同,邻居,对立,兄弟,同学,夫妻,等等。

在甲和乙之间,如果甲对乙有某种关系,而乙对甲一定没有同样的关系,那么,甲和乙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反对称关系。例如:

小王小周大两岁

绵阳成都之北

常见的反对称关系还有:小于,大于,之上,之下,在前,在后,是父亲,等等。

在甲和乙之间,如果甲对乙有某种关系,而乙对甲可能有同样的关系,也可能没有同样的关系,那么,甲和乙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非对称关系。例如:

    刘婷认识吴小萍。

    小郑喜欢小江。

常见的非对称关系还有:佩服,相信,帮助,支援,爱恋,等等。

2、传递关系、反传递关系和非传递关系

在对象甲、对象乙和对象丙之间,如果甲对乙有某种关系,乙对丙也有这种关系,并且甲对丙也有这种关系,那么,这种关系就是传递关系。例如:

在行政区划上,省大于市,市大于县。

今天上课,小朱小王早到,而小王又小韩早到

除了“大于”和“早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小于”、“在前”、“在后”、“晚于”、“早于”、“相等”、“平行”等等,都属于传递性关系。

在对象甲、对象乙和对象丙之间,如果甲对乙有某种关系,乙对丙也有这种关系,但是甲对丙肯定没有这种关系,那么,这种关系就是反传递关系。例如:

乙的父亲,乙丙的父亲

小王小周大两岁,小周小吴大两岁

    在对象甲、对象乙和对象丙之间,如果甲对乙有某种关系,乙对丙也有这种关系,但是甲对丙可能有这种关系、也可能没有这种关系,那么,这种关系就是非传递关系。例如:

刘婷认识吴小萍,吴小萍认识左德刚。

小郑喜欢小江,小江喜欢大刘。

        成都市与德阳市相邻,德阳市与绵阳市相邻

 

【思维训练题】谁是凶手?

一个精神病医生在寓所被杀,他的四个病人受到警方传讯。警方根据目击者的证词得知:1.在医生死亡那天,这四个病人都单独去过一次医生的寓所。2.在传讯前这四个病人商定,每人向警方作的供词条条都是谎言。

每个病人所作的两条供词分别是:

埃弗里:①我们四个人谁也没有杀害精神病医生。

           ②我离开精神病医生寓所的时候,他还活着。

布莱克:③我是第二个去精神病医生寓所的。

           ④我到达他寓所的时候,他已经死了。

克  朗:⑤我是第三个去精神病医生寓所的。

           ⑥我离开他寓所的时候,他还活着。

戴维斯:⑦凶手不是在我去精神病医生寓所之后去的。

           ⑧我到达精神病医生寓所的时候,他已经死了。

请根据上面嫌疑人的供词,运用逻辑知识找出凶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