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蓝博
蓝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790
  • 关注人气:30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调整七周  行情会在四季度来临吗?

(2005-11-14 20:34:46)
分类: 机构看市

连续调整7 行情会在四季度来临吗?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周市场继续小幅调整,沪综指全周回落0.9%,收盘1090.19点。至此,沪综指已经持续调整了7周。上周市场主要看点在于:1.管理层为股改打气。在10日召开的股改工作座谈会上,“三不变”进一步明确了股改方向。2.指标股出现显著分化走势。

中国石化继上周上涨6.32%后上周再涨1.73%;而G长电上周却回落4.16%,G宝钢也出现了连续11周的调整,累计调整幅度已达17.75%3.宝钢权证出现非理性炒作。周三下跌3,周四、周五又收复失地。4.人民币再度出现升值预期,市场相关股票如地产股等出现显著上涨。5.在地产炒风再起的背景下,深圳市称将出台抑制房价快速上涨的相关政策。

市场连续调整7,6·6”行情形成的良好局面正受到冲击。作为市场主导力量的机构投资者,究竟如何看待市场的回落以及市场的未来?我们从近30份机构四季度报告中感觉到,机构基本认同当前的市场估值,但对行情是否会在四季度来临存在异议。

市场回落的三种解释

对近期股指的回落,机构的解释来自三个方面:其一,对新老划断的担忧。目前已经完成股改和正在进行股改的公司已经占到市场总量的2,部分投资者在加速股改和新老划断启动上划等号。不过,对此部分机构也有不同看法,外资行花旗认为这并不值得过于担心。中国市场流动性充足,完全可以抵消新股发行对市场的压力。其二,场内机构不愿意推高相关股票价格。分析人士指出,这源于股改中下跌较多的股票获取的对价往往较高。场内机构推高股票价格无异于削弱未来谈判的筹码。其三,前三季度市场走高中积累了较多的问题,需要通过结构调整来加以解决。比如,消费性股票估值过高、绩差股领涨等等,在近期下跌中这些股票调整较为显著。

行情仍有疑义

多数机构投资者认为,在考虑了A 股的含权价值后,A 股市场与国际市场和H 股市场相比估值基本合理。这是我们从20余家机构的四季度报告中得出的结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沪综指市盈率为18.3,深综指市盈率为24.87,上证50指数市盈率为13.11倍。以30%的对价率推算,沪综指含权市盈率为14.08,深综指含权市盈率为19.13,上证50含权市盈率为10.09倍。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机构多以相对估值来衡量A,以美股、港股市盈率作为对比标的,如果标的市场市盈率出现波动,自然影响A股的估值结论。美股进入10月以来开始显著调整,恒生指数近期也出现了约10%的调整。事实上,10月以来A股的调整也一定程度受到港股的影响。由于机构对美股、港股的前景有分歧,进而导致对A股前景的不同看法。

至于行情是否会在四季度出现,机构看法相对分歧。部分机构认为四季度市场已进入熊牛转折期,股票资产属性的恢复将推动一轮大牛市;但也有不少机构认为,目前A 股市场反转条件仍未成熟,在宏观经济减速、企业盈利增速放缓、原油价格高企及市场扩容压力逐步释放等因素影响下,1000-1200 点的底部区域仍需反复夯实。

机会在蓝筹股中

多数机构认为蓝筹股略有低估,是较好的投资对象。不过,对蓝筹股的周期、非周期品种各有看法。部分机构认为,周期性品种的最坏状况还在后面,钢铁业明年甚至可能出现6成以上的利润下滑。近期国家统计局高级统计师江源在统计报告中指出,“钢铁、化工行业利润增长出现周期性拐点。钢铁行业3 月份以来利润逐月走低,89 月份利润同比本轮周期以来首次下降,三季度利润比二季度大幅下降了37%,降幅为3年来罕见,利润增势见顶迹象明显。四季度钢铁行业利润仍将以下降为主,并且利润降幅可能还比三季度有所加大;化工行业利润增长已开始步入下降轨道,9月份当月利润首次出现负增长;而四季度汽车制造业利润降幅将继续减缓;水泥和平板玻璃行业利润将继续下降;集装箱制造业利润高增长期已彻底结束,四季度利润将有明显下降”;而在对利润增长图景描述时,仅认为“电力行业利润将继续快速回升”,这就是我们面对的基本面:现在和未来正面临敏感行业利润全面下降的一个周期。

尽管如此,也有机构看好大幅下跌的周期性品种。外资行花旗认为,中国目前股市不具有牛市行情的基础,但是由于很多周期性股票价值低估而有吸引力,看好航空、汽车、房地产等行业股票。部分机构则对非周期性品种的估值提出了警示。招商证券、国泰君安、中金认为,经过三季度的市场演化,很多非蓝筹股票出现估值风险,市场有结构性调整的压力。(徐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