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艾芜先生墓前

(2010-08-01 01:08:15)
标签:

九流三教

碑面

墓碑

南行记

艾芜

文化

分类: 闲好打油

 

艾芜先生墓前
    艾芜(1904-1992)原名汤道耕,四川新繁县(今新都区)人。少时家贫,后考入免费的成都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5年夏天离家南行。以后六年间,在云南、缅甸流浪,与下层百姓(赶马人、抬滑竿的、鸦片私贩以至偷马贼)朝夕相处。1930年冬,因参加革命活动,被英缅当局逮捕并遣送回国。是年底,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他的处女作《南行记》,也是他的全部创作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最有艺术魅力的作品。

7月24日,参观宝光寺后,在桂湖新园午餐。陪同告园内有艾芜墓和田家英铜像,我喜出望外,立即前往拜谒。艾芜墓碑由红砂巨石垒成,上端矗立着他的半身青铜塑像。碑后记载着他的生平;碑面上“艾芜之墓”四个字,系巴金手书。墓碑前有一块正方形大理石,上部刻着艾芜的一段座右铭:“人应像一条河一样,流着,流着,不住地向前流着;像河一样,歌着,唱着,欢乐者,勇敢地走在这条坎坷不平、充满荆棘的路上。”

流浪文豪久慕名,也曾奔走奋旗旌。

穷山僻寨勾留处,走卒贩夫入典型。

三尺铜碑雕蜀地,一生功业在南行。

何期偶过新都市,流水欢歌洗耳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