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贺《校友》出刊50期

(2010-01-06 00:54:44)
标签:

校友

天山中学

刊物

白报纸

单色印刷

上海

文化

分类: 生活笔记

今天去机关,在一大堆邮件中,有一个小小的上海天山中学校友会的信封。我知道,是那份熟悉的《校友》来了,就先打开这个信封,兴匆匆地浏览,其中有一篇我的好友陈达仁的文章,我细细读了。翻到最后一页,发现一行加黑小字:热烈祝贺天山校友会会刊《校友》发刊50期。

哦,这份小刊物出了50期了!

《校友》是我的母校上海天山中学校友会的内部刊物。

这个刊物,极其简陋,没有封面,单色印刷,极普通的白报纸,不定期出版,每期多则几十页,少则十几页,印出来,用订书钉一订,就算大功告成。我不知道印多少份,估计不多,但校友会的校友们肯定人手一份。我远在北京,按期收到,每期必认真拜读。

天山中学校友会是2004年成立的。那一年,是母校建校50周年,一些热心的校友张罗着成立了这个服务母校、服务校友的组织。在总会成立时,我们那届的六分会也同时成立,很惭愧,我虽然没做任何工作,也被同学们推荐当了副会长。

几位校友,当年大多还没退休,自愿办起了这个刊物。他们是:主编余国放,副主编柏万中、袁宗达、赵金芳,编辑张柏森、尹碧茵、谢世荣、孙福龙。不要小看这份工作,从组稿、审稿、排版、校对,到印刷、装订、邮寄,正规出版物的那些程序一样也不能少。这几位可敬的校友,我原先大多不熟识,现在都成了好朋友。作为志愿者,他们没有一分钱报酬,但坚持了七个年头。

正是有了这份刊物,校友们找到一个交流思想、凝聚感情的平台。同学们踊跃为《校友》撰稿,据说稿挤的时候,排几期还轮不上。刊物上的不少文章质量很高,校友会依据《校友》上刊登的稿件,近两年整理出版了《岁月如歌》第一集和第二集,总共50余万字。

2008年初夏,我回上海参加校友会活动,见到了八十多岁的老校长钟国端,见到了暌违四十余载的许多老同学,还应邀和小弟弟小妹妹们座谈。第二天,又驱车去奉贤,看望了神交已久的朱杰仁学长(他也是校友会的创始人之一)。期间吟诗作对,泼墨挥毫,其乐融融。返京后,朱兄寄来两首近体诗,那天正是阴历五月端午,我连夜奉和,其中一首专门提到《校友》:

校友情缘《校友》牵,

翁媪白首聚天山。

凝眸难觅孩童貌,

击掌惊呼老者斑。

访友驱车百十里,

涂鸦信手两三番。

归来又诵新诗作,

漏夜偷油月正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