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杨宪益(二)春正打油为杨公
(2009-11-28 21:28:34)
标签:
戴乃迭郁风银锭桥苗子杨宪益重庆文化 |
分类: 文坛轶事 |
戊子正月初六(2008年2月16日)中午,北京晚报副刊高立林假座娃哈哈,请“二流堂”老人共庆新春。出席者唐瑜夫妇、丁聪夫妇、黄苗子、杨宪益、高汾、张颖、邵燕祥夫妇、李辉夫妇,杨宪益的外甥女和我也叨陪末座。
“二流堂”老人们的聚会,已日渐稀少了。老人年纪太大,腿脚也不灵便,年轻些的,想组织活动,也越来越谨慎。席间的话题很散漫,而且多是耳语,“开小会”,气场已不复当年的宏大与张扬。忽然,有人说起今年是杨宪益、戴乃迭结婚六十七周年,于是大家缅怀戴乃迭,祝寿杨宪益。黄苗子这时在一张废纸上,写了两句话:“年年年尾尾巴长,银淀桥边坐老杨”。他可能想即席打油,但没有完成。这纸条后来落到了邵燕祥手里,很快席也散了。
过了两天,邵燕祥发给我一封电子邮件,让看附件,还附言说“有两句诗写到高汾大姐,不知她能认可否?可不可以给她一看一笑?她不会生气吧?”
我打开附件,是六首打油诗。诗题很长,曰:
二月十六日餐聚时始知为宪益杨公与乃迭夫人结婚六十七年纪念苗子黄公即席有诗谓年年年尾尾巴长银锭桥边坐老杨云云当晚为续成打油六首纪事而已出韵失粘不计也
年年年尾尾巴长,银锭桥边坐老杨。
遥忆九天戴乃迭,结缡重庆事难忘。
平生抵得三都赋,重庆南京到北京。
六十七年春去也,白头哀乐不胜情。
编译馆中人似月,二流堂上客如云。
黄公馆外双蝴蝶,翩翩张颖与高汾。
惯常言乐不言哀,生死如流俱快哉。
戴郁章高天上客,相约自会打桥牌。
(天上客者,宪益之戴乃迭,苗子之郁风,张颖之章文晋,高汾之高集。)
冻地冰天饥渴身,怀乡恋土倍思亲。
南天无月无灯夜,民心不验验官心。
鞭炮声声心尚孩,老伴不在老友来。
乐不思奥林匹克,行看好戏唱连台。
(宪益尝谓“乐不思奥(林匹克),寿已超英(籍之乃迭)”。)
次日,我把邵诗拿给岳母高汾看,她击节赞赏一番。当晚,我不揣翦陋,奉和了六首(兹录其四):
年年年尾尾巴长,银锭桥边坐老杨。
苗子书题十四字,吟成六阕赖燕祥。
杨公大号是酒仙,自贬凡尘只吸烟。
昨日陪都牵玉手,忽然已过九十三。
(杨宪益已经戒酒,但吸烟如常,未见节制。)
二流堂客半凋零,先走吴高后郁风。
牌友果然天上聚?更深且起侧头听。
(近年,吴祖光、高集、郁风先后辞世。燕祥诗中有“戴郁章高天上客,相约自会打桥牌”句。)
白眉皓首一群仙,个个寿高比南山。
张颖才刚八十五,犹如初进学前班。
(当天餐聚17人,最长者唐瑜,1912年生,九十六岁。黄苗子,1913年生,九十五岁。杨宪益,1915年生,九十三岁。丁聪,1916年生,九十二岁。高汾1919年生,八十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