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行如隔山
(2009-10-12 20:24:45)
标签:
国画超写实主义大怯老友小序文化 |
分类: 随便说说 |
一位老友每逢节日,总会发来一些电子邮件,有时是文字,有时是图片、幻灯或视频。图片、视频大多是转发的,编制得很精致,内容或温馨,或凄美,或冷艳,或凝重,我很受用,屡次向他表示感谢,还把一些精彩的刻录下来,留待以后慢慢欣赏。这次,他又寄来一组图片,题目是“杰出的国画”,内附说明:“此画写实有如照相,但无论笔触、层次或意境皆远非相片所能及。较之某些所谓‘大师’级作品,不仅不遑多让,犹有过之。据称乃国内一young
细审之,果然不同一般传统国画,虽然画面太像照片,但仍以为是画家的写实技巧超凡,不是西方也有超写实主义吗?我认同了“说明”的一套说辞,认为是国画的创新,准备发到博客上,让朋友们分享,为此,还写了一个小序:
“x兄寄来一批‘杰出的国画’图片,据说是国内一位奇人所作。细细观赏,确与常见的国画大不相同,既非传统的工笔,也非传统的写意,而是兼而有之,而且还把照相的精准和油画的写实融于一炉,但我还是觉得有摄影的成分在内,比如牧童过石桥的那幅,桥下的水流乱石,用传统国画的手法表现,是难于如此逼真的。仅凭电脑图片,尚不敢遽作论断。但无论如何,这的确是一批杰作。”
上博之前,出现一些技术问题。于是打电话给我的“博导”——做平面设计的“大腕”老俚求教。他说,把那组图片发来我看看。发去几分钟后,他马上回电:你上当了!这绝非国画,百分百电脑合成!还言之凿凿地说,这位老兄用的软件是什么,还是比较落后的那种,你看,某幅那群牛,不就是去了底嘛;某幅那种翠绿、那类光影,只能在电脑屏幕显示,纸质根本表现不出来。现在作电脑合成,效果比这个要棒得多!他举了一些例子,都是设计界的新技巧。这番话,让我这个“电脑棒槌”顿开茅塞。我立即发邮件给我的友人,如实转告,让他不要再向朋友推荐了,否则会贻笑大方。
我这位老友,是文学评论界的大专家,著作等身,人也极厚道,但于绘画,可能并不精通。我也算个书画爱好者,国画技法也略知一二,这回却露了大怯。
实际上,当下世界,无论科学,还是艺术,类别划分都越来越细。学问无止境,术业有专攻,大小通吃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隔行如隔山,诚哉斯言!